商場貴賓卡、年中慶、化妝品節……這些最早在重慶規模出現的,都是太平洋百貨的手筆。從1997年開業到現在,一直扛著重慶高端流行時尚百貨旗幟的解放碑太平洋百貨,本月19日將正式變臉。
昨日,商報記者從遠東百貨重慶方面獲悉,按照臺灣總部制定的最新規劃,將告別雙品牌戰略,從本月起現有的7家太平洋百貨將全部換成遠東百貨LOGO。據了解,“變臉”后的解放碑太平洋百貨將命名為遠東百貨大都會店。其定位將更側重于都市流行時尚、白領女性、商務人士等消費群,與解放碑周圍賣場實行錯位競爭。
動作
內地7家店年內換LOGO
“我們在內地共有7家太平洋百貨,在西南地區就擁有三家。其中,重慶1家、成都2家。”昨日,遠東重慶店店長陳清海在接受商報記者采訪時介紹,5月19日,這三家店將先期更換統一的遠東百貨LOGO,而位于解放碑店的新名字為“遠東百貨大都會店”,內地剩下4家店也將在年內完成變臉。
據了解,1997年太平洋百貨首入重慶開店,營業面積達1.7萬平方米。隨著太平洋的進入,包括蘭蔻、雅詩蘭黛、CD在內的一批國際一線品牌也隨之進入重慶,成為重慶百貨業定位攀高的轉折點。
至此,重慶百貨業也第一次出現了貴賓卡,有了“年中慶”,有了“化妝品節”和“內衣節”等豐富多彩的服務和促銷方式。
不過,到了2002年,一度被譽為重慶高端流行時尚百貨旗幟的太平洋百貨卻發生了重大變革,太平洋百貨當時的臺灣母公司——太平洋流通被臺灣遠東集團控股。2003年,遠東集團開始全面管理太平洋百貨。
2004年,臺灣遠東集團也開始進入大陸開店。而第一家店就落戶重慶江北北城天街,營業面積達4.2萬平方米。“目前,遠東百貨在重慶、成都、天津、無錫一共有4家店。”陳清海表示,經過此番換“臉”后,遠東百貨在內地總店面數將達到11家。
原因
整合資源提升效益
據了解,從開業至今16年,重慶太平洋百貨也曾連續多年增長率居內地太平洋百貨店之首,至今,太平洋百貨仍然有數十萬的鐵桿粉絲。
來自遠東百貨重慶方面的數據,不過,最近3年,隨著解放碑商圈各商家之間競爭趨于白熱化,太平洋百貨業績每年以5%衰退。
與之相反的卻是近年來遠東百貨突飛猛進的成長,其業績每年以10%增長。據了解,自2004年開業以來,位于觀音橋北城天街的重慶遠東百貨業績屢創新高,2012年,更是蟬聯遠東集團在內地的百貨之首位,同時也帶動整個觀音橋商圈的崛起。
遠東重慶店店長陳清海表示,此番換“臉”旨在整合資源,減少成本,從而達到提升綜合效益的目的,而統一LOGO和形象只是踏出的第一步。
陳清海舉例,作為“一套人馬,兩塊牌子”的解放碑太平洋百貨和江北遠東百貨,但凡每次搞大型促銷活動,不得不分別制作不同LOGO的購物紙袋、員工要印刷不同的名片、導購員制服分開訂制等,“統一形象后,將減少此類不必要的成本開支。”
未來
側重商務女性消費群
“當今市場環境急劇變化,各種資訊高度發達,如何滿足新一代消費者需求與期待,如何快速應變成為各商場近幾年的重點課題。”遠東重慶店店長陳清海表示,除整合統一形象,未來遠東百貨大都會店的發展重點是創新商品結構、服務理念等。
“更換LOGO之后,新店暫時不會對樓層及店內商家調整。”陳清海表示,整合后的遠東大都會店將主打差異化競爭牌,在現有經營面積上,將對時尚高檔女裝進行擴容。據悉,按照新的布局,遠東百貨大都會店內女裝經營面積將從原先的三層樓調整為四層,所占比例將達到近80%。
此外,陳清海透露,新店還將根據解放碑商圈女性白領、商務人士居多的特點,重點引進適合這些人群的消費品牌,并增加化妝品銷售面積。陳清海說,除了保留原有流行時尚元素,大都會店今后將更側重于都市白領女性和商務人士消費群,與解放碑周圍賣場實行錯位競爭。而江北遠東仍將以成熟的、年輕家庭消費為主。
對于未來是否還會在重慶繼續開店,陳清海表示,如果能找到合適的地方,我們在重慶開3~5家店都有可能。“一旦開店,我們更傾向于面積在10萬平方米左右的城市購物中心業態。”陳清海透露,除解放碑、觀音橋、楊家坪、南坪、沙坪壩之外的新興商圈都會作為開新店的參考。
新聞縱深
解放碑或迎新調整
主城商圈將更具特色
“眾所周知,自2002年的并購之后,太平洋百貨與遠東百貨均成為了臺灣遠東集團旗下百貨類兩大品牌。”昨日,重大教授曾國平接受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如今百貨行業競爭愈發激烈,遠東百貨此番調整,也宣告了其雙品牌戰略的結束,可以說是大勢所趨。
“通過企業自身內部整合,就如同將五根手指捏成拳頭,合力面對市場競爭,取勝的概率更大。”曾國平稱,此前,重百與新世紀整合案例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據了解,除了遠東,此前美美百貨斥巨資調整升級為重慶時代廣場,引進了LV環球概念店、阿瑪尼旗艦店等;重百大樓則引進萬寶龍、積家旗艦店;王府井百貨也積極調整業態和經營方式,將打造購物中心式新型市場……對此,曾國平表示,如今,隨著解放碑商圈定位于引領高端時尚潮流消費高地和吸引外來消費的櫥窗,未來,商圈內還會有更多商家會結合商圈及自身定位不斷進行調整,解放碑商圈或將迎來新的調整潮。
“最終,通過商家與商圈合力調整,未來主城各大商圈將更具個性化。”曾國平分析,如解放碑商圈,隨著高檔品牌和金融機構不斷涌入,將形成奢侈品、商務人群消費特色;隨著城市居住中心北移,更多年輕家庭選擇定居江北,觀音橋商圈將形成以年輕家庭消費為主的商圈;而像南坪商圈,由于融合了不少餐飲、休閑元素,也將形成以時尚、休閑為特色的消費氛圍。
(來源:重慶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