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邦魏理仕發布的研究報告稱,香港成為國際零售品牌進駐亞太區市場的首選據點,去年吸引了51個新品牌進駐,比排行第二位的新加坡多近一倍。然而,高昂的商舖租金或令海外零售商在港擴展變得審慎。
該行的亞太區零售熱點報告研究涵蓋超過300個于2012年在亞太區開設新店舖的零售商,當中包括跨國擴充的大型國際零售商及在境外擴張的亞洲零售商。香港吸引了51個新品牌進駐,排行第二和第三的新加坡和東京則分別有27個及24個新品牌落戶。
“對于零售商、業主及消費者來說,香港是一個‘三贏’的零售市場。”世邦魏理仕香港商舖服務部執行董事連志豪稱。他表示,國際零售商既可利用香港已完善的市場以提高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從而開拓中國市場作長遠發展。同時,內地人強勁的消費力為本地零售市場帶來龐大動力。至于商舖業主對國際品牌進駐無任歡迎,因可為旗下商場帶來新鮮感,從而提升商場的競爭力。
按新進駐品牌行業分類,奢侈及高價商品零售商繼續占最大比例,約為23%;緊隨其后的是中檔時裝商戶,他們所占的比例急升至21%。但若將所有專門服飾及休閑便服商戶的數目相加起來,總數明顯較奢侈品類為多。連志豪表示,中檔時裝及配飾商戶的成交明顯增多,這意味著內地消費者的購物模式正由頂級奢侈商品市場轉移至較大眾化的中檔手表、珠寶及時裝商品,反映出香港的零售市場環境起了變化。香港的零售物業樓面供應不足,但連志豪指出,中檔零售商所受的沖擊相對較低,因他們愿意到商場或二線地區等租金相對較低的地點開業,而高檔零售商戶則往往只考慮一線地舖。以品牌來源地分類,去年新進駐香港的品牌以來以日資最為活躍,其次為法國及美國。而由去年下半年起,亦陸續有不少韓資美容品牌來港開業。
不過,香港高昂的商舖租金或窒礙海外零售商在港的擴展計劃。連志豪表示,租金及其他短期因素會令零售商更審慎處理擴張計劃,而中檔次時裝及新品牌會繼續致力擴展據點。一線地舖會繼續成為焦點,預期今年整體商舖租金會有大約8%的溫和增長。
(來源:路透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