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張路徑
起源于大連的大商集團,目前在全國12個省60余個城市擁有170家大中型連鎖店鋪、總建筑面積超過1000萬平方米。
從2012年權威部門對全國零售行業的銷售統計排名顯示,排名前3位的分別是:萬達集團,年度銷售額為1416億元;其次是大商集團,年銷售額為1310億元,排名第三的華潤萬家年銷售額是941億元。
據了解,該集團目前的員工總數已達22萬人,連鎖店已覆蓋全國東南西北。
梳理大商的發展路徑,其立足東北、俯瞰全國的戰略構建清晰可見。
如同眾多零售大腕創業路徑一樣,大商的發展軌跡也暗含著由小到大、由弱變強的規則。
按一位接近大商的人士理解,大商從1992年大連青泥洼橋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國有百貨店發跡,到今天成為連鎖集團,很多都是用收購連鎖店來完成擴張的。
在發跡地大連完成組建大商集團后,大商1995年開始北上,先后收購了撫順、錦州、營口3市的百貨大樓;2001年,大商受讓中百商業聯合發展有限公司72%的股權,正式進入北京;2003年,大商集團收購北京天客隆超市集團92%的股權,布子華北店網。
2005年12月,大商并購青島新城市廣場;2006年收購河南鄭州金博大城;2007年直進四川,先后新開成都、自貢4家千盛店;2009年,挺進西北在西安開店;2010年,進入廣西簽約“桂林第一店”微笑堂商廈。
而至此,大商的收購版圖和開店擴張戰略并未停止。
當大商迅速北上南下、東突西進的擴張戰略,引起業內群雄高度關注時,大商仍在人們的熱議與驚詫中繼續店網布局。
2011年,大商收購魯中淄博商廈有限公司,在華北店網再添一筆。隨后,又全資收購呼倫貝爾友誼集團,這一舉措,為大商打通了東起綏芬河、西至滿洲里,橫貫牡丹江、哈爾濱、大慶、齊齊哈爾的商業大動脈。
西南布局
西南區域一直是大商戰略規劃中的一個重點區域。成都大商投資有限公司一位不愿具名高管透露,早在2007年大商進入四川,從成立公司新開4家連鎖店開始,大商的目光就盯住了當時在西南很有聲望的華西希望集團旗下的零售板塊美好家園。成功走進“中國零售百貨千億俱樂部”,這與大商掌門人牛鋼21年的規劃不無關系。
許多業內人士至今仍在總結這位大連“牛人”的經驗,人們發現,他的規劃盤子與“收購”二字一直緊密相連。
正如牛鋼所說,華西希望旗下的美好家園當時在西南云、貴、川3省發展的零售連鎖店已達35家,而且這35家連鎖店所在位置較好,這與大商此前的收購擴店路徑相合。
在此基礎上,大商在接下來的4年時間中多次找到華西希望面談,直到2012年5月才達成收購協議。
“開店,很困難,但是收購了美好家園35家店,在這個網點的基礎上開店,就容易很多。”
前述人士分析,大商的收購戰略,很大程度上是在走“曲線”擴張戰略,這比直接開辦直營店省時,而且回流資金較快。
其實,對于云南,華西希望在未與大商達成收購協議前,剛與當時本土最大的民營零售商云南民升商貿公司達成上億元的收購協議。難怪一些老員工感概:“不到10年時間,我們公司就經歷了3次換名。”
“下一步,我們在西南地區肯定還將大幅擴張,3至5年內店鋪數量將增長到80家。同時,西南店網將與東北店網、華北店網形成三足鼎立之勢,店鋪網絡擴展至大半個中國。”
據記者了解,因昆明市人民西路改造,原美好家園的辦公地點已搬至北市區和諧世紀廣場。
“美好家園”這一品牌在收購之后,是否會被大商旗下其他品牌如千盛百貨或新瑪特取代呢?
云南美好家園商貿有限公司行政總監俞明開介紹,對于云南,新開的保山店用的名字是“大商千盛”,其余的10個店目前仍是“美好家園”。
從前述成都公司高管的話語中可以獲知,美好家園在四川和云南消費者中的認可度較高,這個品牌或許還將長時間使用,但日后也不排除被替代的可能。
(云南經濟日報記者 張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