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權威渠道獲悉,華誼兄弟在推介總投資130億元的深圳華誼兄弟文化城的同時,旗下更多文化地產項目正積極籌備,并已經初步選址上海、成都兩地。合作方為國內知名地產基金公司星浩資本。
這意味著,華誼兄弟這家主營影視產品制作的文化類企業,正乘著產業園區大發展的東風,悄然潛入地產市場。此投資策略或將對華誼兄弟未來營收產生較大影響。
上海、成都項目基本確定
據悉,星浩資本目前正在為一只文化創意地產基金進行融資,融資規模15至20億元人民幣。該基金的操作模式是與國內知名文化創意企業合作,在大城市中心地段,開發以文化創意為主題的主題型城市綜合體。目前選址基本確定在上海、成都兩地。單體項目在15萬平方米左右,投資周期為“3+1(年)”模式。
據消息人士透露,星浩資本此次合作方為華誼兄弟。雙方將以華誼兄弟歷史上投資的知名電影場景再現方式打造主題綜合體,并吸引該公司旗下簽約藝人參與商業運營。這一創新的商業模式已受到部分地方政府的熱情歡迎。
對于投資主體來說,主題型城市綜合體的核心要素仍然是盈利能力,而持有型物業回報周期較長,變現較難,可售型物業占比則決定一個城市綜合體的真實賺錢能力。
據了解,華誼兄弟與星浩資本投資的影視主題城市綜合體中,住宅與酒店式公寓占比60%至70%,主題情景商業街(影視、綜藝娛樂),創意辦公(Loft、民企創新總部),精品酒店和展覽展示等占30%至40%。可見,高比例的住宅與酒店式公寓確保了項目的快速開發并返回投資者投資,而主題商業街注入了華誼兄弟的影視娛樂資源,起到提升價值的作用。這種模式類似上海新天地,以商業提升住宅品質和價格,從而提高項目綜合回報率。
眾所周知,包括上海新天地在內的商業區高端物業,目前銷售價格動輒數萬元,一個15萬平方米的綜合體,70%的可售住宅可以帶來數十億元銷售收入,以15%凈利率來預測,項目收效可達數億元。而華誼兄弟2012年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2.4億元。不過,華誼兄弟在與星浩資本的合作中究竟占有多少股權,這將是決定華誼兄弟未來收入的重要前提。
深圳、海南成功落子
2012年9月,華誼兄弟全資子公司華誼兄弟(天津)實景娛樂有限公司與深圳市坪山新區城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深圳市珠江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合資成立深圳華誼兄華弟文化創意產業有限公司,后者為深圳未來五年重點發展的大型文化項目深圳華誼兄弟文化城的項目公司。
據了解,華誼兄弟文化城坐落于深圳坪山新區,項目總投資130億元,規劃用地面積118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125萬平方米。項目有望最快在7月動工。
這個同樣以影視為主題的文化產業綜合體,包括影視制作基地、演藝中心等八大產業核心,被稱為中國定位最高端、產業鏈最齊全、配套最完善的影視文化產業基地。
當然,因為房地產這個詞的敏感性,華誼兄弟文化城等一批文化地產項目,紛紛巧妙地回避的地產這個提法,而更愿意用文化產業綜合體的方式來表述。不過,房地產業內人士熟知,一個主題地產概念,多是用主題吸引地方政府的支持,而真正看得到的回報,還是來自房地產開發。
華誼兄弟參股的另一個公司同樣值得關注,那就是與馮小剛合作的海南觀瀾湖項目。2012年9月,華誼兄弟全資子與海南駿豪旅游發展有限公司、北京一帆風順影視文化工作室、海南富岸源實業有限公司合資成立海南觀瀾湖華誼馮小剛文化旅游實業有限公司,開發“觀瀾湖·華誼·馮小剛電影公社”項目,項目投資總額預計為8億元至10億元。公開資料顯示,該項目于去年10月舉行一期15萬平方米項目的奠基儀式,包括多個一流電影棚、5家精品酒店和300多個店鋪。項目總占地預計1500畝,同樣以馮小剛系列電影場景作為建筑規劃的藍本,集建筑旅游、電影旅游、商業旅游于一體。2014年第一季度,一期項目有望完成建設。
可以想見,無論這些物業是銷售還是持有,華誼兄弟都將會在未來幾年內,成長為一個商業地產大鱷。“不拍好電影就沒有任何價值,只拍電影也沒價值。”王中軍曾這樣表述公司多元化投資戰略的初衷。
(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