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商網消息:北京和上海對全球時尚零售商展現強大吸引力,中國二線城市作為新興市場潛力巨大。6月5日,世邦魏理仕(CBRE)發布2013年《零售業全球化進程》報告顯示,香港為全球最炙手可熱的零售市場,其新品牌入駐量位列全球第一。
該年度研究報告(今年為第六期)對全球200多個城市320家世界頂尖零售商的發展軌跡進行了描繪,并以此追蹤零售商的跨境拓展動向。報告指出,2012年零售商擴張范圍增廣,81%的受訪城市均迎來至少一家零售商的新進駐。
截至目前,美國零售商在全球門店擴張方面最為活躍。過去美國零售商偏好亞洲與西歐市場,現在美國零售商正逐漸將目光轉向中東(去年該地區18%的新入駐品牌均來自于美國)、中歐與東歐(17%)以及拉丁美洲(10%)。意大利、英國及法國零售商也非常活躍,雖然亞洲也是它們擴張的重點目標,但它們仍主要關注各自所在的地區。
研究結果顯示,香港仍是最受零售商歡迎的城市。去年新進駐香港的51家零售商不僅局限于一直關注該市場的高端時尚品牌,而是來自各個行業。這些新品牌主要來自歐洲、美國、日本及韓國。
世邦魏理仕跨國商業服務部歐洲、中東及非洲區(EMEA)董事總經理彼得•高德(Peter Gold)先生表示:“香港為零售商提供新興中產階級以及中國大陸游客帶來的吸金機會。盡管目前選擇直接進入中國市場的品牌日益增加,香港仍被各大品牌視為進入該區域的跳板。2012年在奢侈品牌的引領下,多線品牌在此開設了它們的首家門店,其中包括皮爾•卡丹(Pirre Cardin)、Forever 21和Cos。”
盡管去年五個新興市場進入了該排行榜前20強,但成熟市場仍是零售商進行擴張計劃的主要對象。基輔以39個新品牌入駐穩居第二,圣保羅(25個新品牌)、雅西(19)、馬斯喀特(17)和胡志明市(15)緊隨其后,均為重要目標市場,這是基輔第二年進入全球前三強。市民收入迅猛增長以及市內優質零售門店供應嚴重不足推動了大型購物中心的發展,從而吸引普拉達(Prada)、Camper及S. Oliver等眾多零售商入駐基輔。
柏林在新零售商入駐數量上位列第三(28),法蘭克福(20)、漢堡(19)及慕尼黑(19)均進入前20強。低失業率、日益上漲的薪酬和空前良好的就業狀況為德國打下穩固的消費基礎,同時也鼓勵零售商將視野擴大至德國更多城市。最新進駐柏林的零售商包括Mulberry、Hollister、Pull & Bear及Zara Home(該品牌也進駐慕尼黑)。
新加坡(25)已迅速奠定其東南亞區域中心的地位,國際零售商將其視為向東南亞發展的門戶城市。新加坡每年會吸引大量游客前來參觀, “濱海灣花園”、“河川動物園”等景點大受歡迎,零售商將從其發達的旅游業中獲益。同時,新購物中心的發展也為全球零售商進入該市場創造了機會。
在全球成熟市場層面(根據已入駐國際零售商的數量),2012年迪拜迎來25個新品牌,巴黎(24)、倫敦(23)及紐約(20)緊隨其后。
圖1:2012年首要目標市場(根據新入駐零售商數量排名)
1 | 香港 | 51 | 成熟市場 |
2 | 基輔 | 39 | 新興市場 |
3 | 柏林 | 28 | 成熟市場 |
4= | 新加坡 | 25 | 成熟市場 |
4= | 迪拜 | 25 | 成熟市場 |
4= | 圣保羅 | 25 | 新興市場 |
7= | 巴黎 | 24 | 成熟市場 |
7= | 東京 | 24 | 成熟市場 |
9 | 倫敦 | 23 | 成熟市場 |
10= | 紐約 | 20 | 成熟市場 |
10= | 法蘭克福 | 20 | 成熟市場 |
12= | 雅西 | 19 | 新興市場 |
12= | 華沙 | 19 | 成熟市場 |
12= | 漢堡 | 19 | 成熟市場 |
12= | 慕尼黑 | 19 | 成熟市場 |
16 | 馬斯喀特 | 17 | 新興市場 |
17= | 胡志明市 | 15 | 新興市場 |
17= | 多倫多 | 15 | 成熟市場 |
17= | 莫斯科 | 15 | 成熟市場 |
17= | 新德里 | 15 | 新興市場 |
17= | 里昂 | 15 | 成熟市場 |
從區域來看,歐洲是最受歡迎的地區。報告數據顯示,歐洲迎來49%的新進駐品牌,亞洲、中東與北非(MENA)地區分別以24%、11%的比例緊隨其后。拉丁美洲、北美及太平洋地區分別吸引9%、7%及低于1%的新進駐品牌。
從行業方面來看,去年中檔時尚零售商比其它行業拓展更多新市場,占各行業總數的22%, 奢侈品零售商(20%)緊隨其后,咖啡和餐飲零售商(13%)成為另一增長領域,國際零售商積極擴張以滿足消費者不同娛樂零售需求。
過去兩年中,零售商擴張的全球排名未發生顯著變化。320家受訪零售商在頂尖商業市場均有拓展。倫敦仍保持第一,再次成為世界最大的國際商業城市,迪拜仍位居第二。巴黎上升一位排名第三,紐約排名下降與莫斯科同位第四,香港和馬德里分別保持第六與第七的排名。北京躍升最為明顯,從第13位上升至第八位。
該報告中世邦魏理仕還開展一項關于零售商城市滲透率的調查研究并指出潛在增長市場。對具有代表性的20家大型全球時尚業零售商在全世界208個城市中的分布發展情況進行調查之后的統計數據顯示,全球時尚業零售商充分把握時機,在快速發展的準成熟市場進行擴張拓展。北京和上海在零售商城市滲透水平上名列全球榜首。截至目前,已有376間時尚業零售商門店進駐北京,336間門店進駐上海。在快速增長的中國市場,零售商繼續進行門店擴展的機會仍然存在。
新興市場顯現巨大潛力,吸引零售商進行門店擴張拓展。大量零售商已在成都、沈陽等中國二線城市開設門店,但滲透率較低,成都僅有132間門店,沈陽為107間。以北京零售門店數量為基準,成都僅有北京所有零售門店數量的35%(參見圖2),零售商在大連(14%)、蘇州(13%)、青島(10%)、西安(10%)、寧波(10%)等城市的滲透水平更低。時尚零售商在北京、上海均有較高滲透率,二級城市具有較大城市規模,并且部分時尚零售商已在二線城市開設門店,因此零售商在二線城市擁有大量機會擴張拓展。
圖2:時尚零售商中國市場滲透率一覽
城市 | 20個樣本品牌在各城市覆蓋率 | 零售商門店數量 | 城市零售商門店數量所占北京零售商門店數量比例 |
上海 | 100% | 339 | 90% |
北京 | 90% | 376 | 100% |
重慶 | 80% | 87 | 23% |
杭州 | 80% | 57 | 15% |
沈陽 | 80% | 107 | 28% |
南京 | 75% | 50 | 13% |
深圳 | 75% | 69 | 18% |
蘇州 | 75% | 50 | 13% |
成都 | 70% | 132 | 35% |
大連 | 70% | 53 | 14% |
天津 | 70% | 78 | 21% |
武漢 | 70% | 83 | 22% |
廣州 | 65% | 88 | 23% |
寧波 | 65% | 37 | 10% |
青島 | 60% | 37 | 10% |
西安 | 55% | 37 | 10% |
彼得•高德還表示:“通常從全球看來,缺少新的優質門店限制了部分品牌擴張計劃的實施,在成熟市場中這一點尤其明顯,同時也影響到了許多新興市場。新興市場中大部分新開發項目均位于大型城市的周邊地區,只能吸引到國內品牌進駐。對國家地區和門店入駐場所類型的選擇,零售商較以前更為挑剔,他們將目光鎖定在了最大型城市中最優質場所。”
“在線零售業的發展進一步增加了零售商分析其業務拓展的嚴密性。部分品牌削減了門店規模,但大多數品牌采取了多渠道戰略-不但發展在線業務,同時也投資新建門店并繼續投資發展現有門店。對于許多零售商而言,在新市場中開設門店仍是重點方向,這也印證了我們認為跨國業務將在2013年繼續穩步發展的觀點。” 彼得•高德補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