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個月,青龍苑鄰里中心即將全面開工,預計明年9月投入使用。鄰里中心源于新加坡,集多種生活服務設施于一體,為社區居民就近提供“一站式”服務。一種名叫“社區綜合體”的商業地產正在常州興起,改變著社區商業格局的同時,也改變著社區居民的消費習慣。
“服務于社區的商業”應運而生
“城市綜合體”被稱為“城中之城”,根據地段、規模、服務半徑,大致可分為城市商業中心、區域商業中心和社區型商業中心。“社區綜合體”屬最基本的綜合性商業服務,一般面積幾萬平方米,服務半徑1公里左右,輻射人口兩三萬人。
新城地產在常州投建的三大綜合體,吾悅國際廣場、吾悅廣場和吾悅生活廣場,就是這三種類型的代表。去年底開業的吾悅生活廣場,作為“社區綜合體”,總建筑面積6萬平方米,配套商業2萬平方米,引進了必勝客、肯德基以及本土的大城小愛等品牌,豐富了周邊商業配套。
“社區綜合體”一般居于大型社區中心,或者幾個小型社區中間地帶,又被形容為“15分鐘生活圈”。與沿街散鋪或商業街等不同,一般統一規劃、統一招商,甚至統一經營,為社區居民提供全面的生活服務,包括買菜、看病、健身、逛超市、存取款、看電影、住酒店等。
以往,社區周邊普遍缺乏綜合服務,居民消費只能去較遠的商業中心。“社區綜合體”在便利社區居民的同時,也改變了社區居民的消費習慣,在家門口“一站式”消費漸成常態。比如看電影,七八年前小區居民只能趕到市中心,如今社區影院已不鮮見。
常州已出現多個“社區綜合體”
常州已有的“社區綜合體”一般為舊街區升級改造配套,如新城上街、清潭院街等。新城上街2010年5月開街,是新城地產最早的商業項目,體量近6萬平方米,以餐飲、休閑娛樂、生活服務為主,成為花園街商圈的重要組成部分。
去年開業的清潭院街,總建筑面積5.71萬平方米,由兩棟住宅及局部四層商業組成,其中商業面積2.17萬平方米,引進了秀江南、韓中閣等餐飲品牌,清潭地區商業由零散向綜合經營轉型。
更多的“社區綜合體”則是新興社區配套,如常發廣場、和平國際商業廣場等。常發廣場是常發地產在常州的首個商業項目,總體量8萬平方米,由5層的商業街和29層的精品酒店公寓構成,引入了世紀聯華超市、金逸影城、銅鑼灣KTV、藍灣咖啡等品牌。
和平國際商業廣場是一個歐式風情商業廣場。樂購、肯德基、大娘水餃、蘇寧電器、幸福藍海影城等品牌入駐,形成社區商業中心,如樂購超市經營總面積2萬平方米,是華東地區的旗艦店;幸福藍海影城則是中吳大道商圈首個影院。
“社區綜合體”增長潛力巨大
“社區綜合體”不僅受到業主歡迎,也得到了開發商的重視,特別是一些遠郊板塊,如同教育配套,已經成為一大賣點,如龍城龍譽城的龍城天街、星河國際的COCO PARK、綠都萬和城的MINI MALL等。
飛龍居住區是新北區正在興起的大型社區,正在開發的樓盤超過10個,總建筑面積超過500萬平方米。該區域除了公園、教育等配套,也規劃有綜合性商業。如綠都萬和城規劃有商業街、MINI MALL和區域性商業中心等,總規劃體量達28萬平方米。綠都萬和城銷售總監馬慧表示,新興住區商業有一個培育過程,商業由低到高,分層次配套,即將動工的MINI MALL,總體量5萬平方米,作為飛龍社區綜合體,第一時間滿足社區居民生活需求。
(來源:常州日報 作者:劉一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