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宗慶后都是業界關注的焦點,他致力于進軍商業零售業、發展購物中心,則是近年來的焦點之一。
昨日(7月17日),娃哈哈再次宣稱,公司進軍商業零售業的決心不變。但在業界看來,其跨界的幅度有點大。
哇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后接受采訪
快消和百貨雖然同屬零售業,卻是完全不同的兩個領域。“外面看著挺簡單,但實則并非如此。”北京暉邑零售商管理咨詢公司首席咨詢師劉暉向記者表示,做慣了快消品類再做零售,尤其是百貨公司,會覺得速度很慢。
與來福士等外企合作
在昨日的新聞發布會上,宗慶后再次高調宣稱,在未來的3到5年內,娃哈哈將在國內開設100家購物中心和百貨商店,作為其擴張零售業務的一部分。
宗慶后表示,公司將通過開店或組建合資公司的方式,在湖南、湖北、內蒙古等內陸省份,以及遼寧和江蘇等沿海省份,開設100家商場。他稱,娃哈哈集團去年在國內已經開設了首家購物中心,公司非常看好中國的零售行業。
有業內人士估算,娃哈哈商場的拓展速度每年約為20家,與萬達打造萬達廣場的速度不相上下,這樣的速度讓業界人士驚嘆。
據了解,娃哈哈已初步確定在天津、貴陽、宜昌、南陽、新鄉自建城市綜合體,并且正準備與新加坡來福士、英國阿蘭澤(Allanzia)投資公司等外國企業洽談合作。
去年11月,一直扎根飲料行業的娃哈哈集團宣布進軍零售行業,迅速在錢江新城開出了第一家國際新品商場——娃歐,引起了社會的普遍關注。
娃哈哈此前并沒有開發房地產的經驗,但其一系列動作,無不透露出在商業地產發展上快速布局的意味。宗慶后指出,在未來三五年內,娃哈哈將采取一、二、三、四級城市齊頭并進與多方合作的方式,采取自建、租用商場及與商場和商業地產主聯合招商的方式,以兒童專用商品商場、吃、喝、娛樂、健身、文化、購物等為一體的城市綜合體的形式,快速推進娃哈哈零售業的發展。
娃哈哈集團還表示,要引進國外的精品,直接給國外廠家做代理,此舉可以縮短通路,降低采購成本,以合適的價格滿足消費者需要,使商場變得有特色而進行差異化競爭。對于自建的商場綜合體,娃哈哈將直接引進工廠來開店。
主業乏力 進軍多元化
從一個快消品大佬到追逐零售業的“新人”,宗慶后這段時間著實成為行業焦點,他在零售業務上的規劃,也被解讀為多元化發展。
然而,2010年就宣稱5年內開設100家購物中心的娃哈哈集團,至今開業的項目僅在杭州開設了一家娃歐商城,被質疑 “雷聲大雨點小”。記者此前實地考察過這一商場,聽到有顧客抱怨消費體驗欠佳。娃歐經營慘淡的現狀也備受詬病。宗慶后的解釋是,新進入的領域需要時間培育,交點學費很正常。
在劉暉看來,娃歐商場做得有些“不倫不類”。
娃哈哈快速多元化,與其主業增長乏力有一定關系。當下,生產型企業生存較為困難,不乏有企業意圖利用已有的行業地位,來拓展商業地產市場。然而,主營業務增長疲軟、跨業經營的風險挑戰,也一定程度上預示了娃哈哈多元化之路不會平坦。
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人士告訴記者,宗慶后多次高調宣稱百店計劃,背后正是其作為零售大佬的“地產夢”。萬達商業地產的成功,或是讓宗慶后看到了商機以及商業地產所謂的“前景”,哇哈哈也想升級自己的產業。不僅是娃哈哈,在地產行業“高利潤”的誘惑下,不少零售企業紛紛棄主業而進軍地產業。
在此前的招商大會中,宗慶后就表示,今年將購買及開工建設20家城市綜合體,快速創造一個“零售王國”。
有市場分析認為,由于運營方式不同,娃哈哈從快消這個現金高速流轉的行業進入資金沉淀的商業地產,將背負不小的風險。同時,國內開發商目前 “扎堆”進入商業地產,娃哈哈作為新入者,將面臨激烈的競爭。
有研究報告顯示,到2015年,中國購物中心數量將急劇上升,可能達到4000家,購物中心已經逐漸陷入“泡沫化”進程中。
劉暉對此表示贊同,“購物中心開得太多了,現在大家都在扎堆做這個產業,嚴重超過了國際人均商業面積數量比例標準。”在這樣的背景下,娃哈哈大舉開設百貨商場購物中心,有點“沖動”。
更有分析人士指出,娃哈哈很難再借鑒萬達的商業形態,也不可復制萬達的成功模式,因為產業環境已經發生了變化。
百貨業務將公開上市
據悉,娃哈哈最近已引進100余個國際品牌,目標為最少300家合作品牌商。但在資深零售專家丁利國看來,娃哈哈現在有點“自說自話”,“要知道什么樣的客戶以及顧客的具體需求才能去發展品牌。”
丁利國告訴記者,品牌投入時間比較長而且投資很大,經營更是涉及各個方面,需要專業的團隊,娃哈哈也找了合作伙伴,但大多也是做聯營代銷的百貨,并無太多的品牌經營經驗。
對于娃哈哈在多個城市齊頭并進,并在三四線城市發展市場的思路,劉輝表示:“想法是對的,大零售下沉沒有問題,但是娃哈哈是否有這樣的能力?首先就是面臨人才匱乏問題。”他認為,人才、盈利模式、企業發展等種種因素對娃哈哈都不利。
在業界人士看來,娃哈哈在快消上還是大有可為的,而且,零售終端的利潤這兩年也開始變薄,零售業也有自己的進入門檻。
“外面看著挺簡單,但實則并非如此。”劉暉指出,做慣了快消品類再做零售,尤其是百貨公司,會覺得速度很慢。
據彭博社消息,宗慶后正考慮將百貨商店業務公開上市,而其本人的財富估計已達113億美元。事實上,宗慶后已在多個場合表示,百貨零售項目會通過上市募資。在他看來,百貨零售業投資數額大,并且投資回報率也沒那么快。
丁利國則表示,上市后企業的銷售要跟進,這就需要消費者 “買賬”。而且,娃哈哈百貨業務上市后能否能生存、會否有足夠的消費群體,目前均是未知數。
劉暉最后指出,作為生產快消品的娃哈哈來說,如果跨界到便利店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其本身的商品品類就較為豐富,但跨界到百貨商場夸得有些遠了。“娃哈哈的跨界沒有把自己本身的一些資源用上,而是從一個領域進入到另一個完全不一樣的領域。”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附件下載區: 鼠標左鍵單擊文件進行下載
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