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滬召開的地下空間與現代城市中心國際研討會傳出信息,未來的世博園區,地上是一個低碳綠色的生態公共活動中心,地下則是全部貫通的超大型“地下城市”綜合體,包括地下道路、車庫、商場、文化娛樂、地下能源中心等。今后,能源集中管理,交通四通八達,服務功能齊全,一個全面貫通的“地下城”今后將在世博園區建成。
據了解,上海目前已有地下建筑項目32800多個,地下建筑面積6400多萬平方米,涵蓋了生產、生活及各類公共基礎設施,地下空間利用在國內處于前列。
記者獲悉,在世博園區的后續開發利用中,地下空間的開發同樣延續低碳、綠色、生態的發展理念,A、B、C三個片區地下商業動線將全部貫通連接,成為上海CBD中規模最大、最綜合高效的地下空間體系。
根據規劃,世博園區將形成文化博覽創意、總部商務、高端會展、旅游休閑和生態人居為一體的21世紀標志性市級公共活動中心,目前世博園區的A、B片區規劃在建建筑面積170萬平方米,地下面積達到77萬平方米,在建的A、B片區地下空間將與原“一軸四館”地下空間全部貫通。其中,A片區“綠谷”地下地上統一設計、地下空間統一建設,目前先期開發的A片區核心區中,地上總面積為21萬平方米,地下面積20萬平方米,地上地下開發面積比近1:1。B片區央企總部基地項目規劃用地面積18.72公頃,地上總建筑面積60萬平方米,地下約45萬平方米,地上地下開發面積比達到4∶3。世博軸地下面積約19萬平方米,建筑主體約75%均位于地下。B片區地下商業動線連接A、C兩個片區,地下商業區域與地鐵銜接,并通過交通樞紐大廳、沿博城路向東一直與世博酒店的地下商業連為系統,直達中華藝術宮;向西則通過13號線地鐵連接C片區,從而實現世博園區內地下行人動線東西貫通,成為上海CBD中規模最大、最綜合高效的地下空間體系。未來的世博園,地上是一個低碳綠色生態的公共活動中心,地下則是全部貫通的超大型“地下城市”綜合體。
世博園區地下空間的功能包括地下道路、地下交通、車庫、商場、文化娛樂、地下能源中心、市政綜合管溝、建設設備用房等,幾乎涵蓋了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的所有類型。今后,A、B片區90%以上的車輛都將停在地下。屆時,由于地下停車場空間較大,地下車庫將采用反向尋車系統,將線圈感應器、視頻識別車牌攝像頭、車輛RFID閱讀器、停車位占用檢測器四種傳感器組合利用,合理布置在地下空間車輛行駛的關鍵節點上,通過尋車終端為車主提供反向尋車服務。
在地下空間開發中,諸多技術都體現了綠色智能的特點。例如,在可整體容納近2萬個停車位的地下空間內,為了避免車主停車后找車難的情況出現,采用反向尋車系統,利用模糊辨別器確定車輛停靠的車位,并由后臺服務器分析處理信息,通過尋車終端為車主提供反向尋車服務。
(搜鋪網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