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州路商圈已聚集數家大型商場,激烈的商戰并沒有阻擋對手的持續增加,而且戰火還延伸到了暫時還一片空白的城東新區。據了解,在未來數年,肇慶城東新區將掀起商業項目的建設高潮,從170萬平方米的“龐然大物”到一兩萬平方米的社區商場。對于習慣了街坊式消費的肇慶人來說,未來是一個更大變化的時期。
端州路商圈:扎堆競爭
端州路上一家三層商場近日正在招商,該項目定位在“兒童城”,1.5萬平方米的樓層分工有致,從孩子的衣食到教育娛樂應有盡有,在其招商簡章中寫道“成功打造一個兒童主題體驗商場�!�
同一條路上的其他幾家大型商場馬上聞到了競爭的味道。雖然經營主業有很大不同,但兒童游樂設施是商場吸引人流的“法寶”——孩子愛去哪里,家庭消費就集中到哪里,即使以往不太注重該賣點的商場,如今也越發做大“兒童”的文章,對新對手,既有商場更在意它會不會攤薄自己的人流量。
“目前就這幾家,競爭已經很激烈,再加上網購的沖擊,我們需要不斷想法子來做推廣。”端州路上的一家商場的營業經理透露,今年上半年競爭激烈,商場及品牌均頻繁地打折以吸引消費者。他表示,端州路上的商場看似很密集,但定位、品牌各有差異;另一方面,由于近年本地消費者收入的持續增加,同時靠著各縣(市、區)、云浮等周邊城市的捧場,大家的日子也算過得比較好,“如果再增加大型商場,情況得再判斷。”
事實上,本地的商場隊伍正不斷擴員。在和平東路上,占地14萬平方米的某項目正抓緊施工。根據項目方上報的初步方案,除了3萬平方米的公寓,項目剩余的10.7萬平方米均為商業。據透露,項目正在整合周邊用地。開發商在去年“肇慶金秋”時表示,項目是服務城東片區的居民。
城東新區:170萬平方米的“龐然大物”要進駐
一邊是舊商圈的密集式開發,另一邊是樓盤集中的城東新區的商業設施空白。不過城東新區商業開發高峰正在到來,據粗略估算,超過200萬平方米的商業用地將在未來2至10年進入建設并投入運營。
其中最大的項目屬于83、96地塊,即市行政服務中心對面,今年3月的市規委會正式通過其規劃。根據規劃條件,該地塊要建設領銜城東新區商貿發展的城東綜合體,面積170萬平方米,其中集中式商業(如百貨商場、購物中心等)不低于20萬平米。地塊分為3期出讓,不久前由廣州敏捷集團標下首期300畝,為了爭取今年動工,敏捷在拍下土地后便馬不停蹄地開展前期工作。
根據敏捷集團遞交的初步規劃方案,項目將被劃分為商務辦公、大型商業、4A級城市商貿旅游景區、五星級酒店和住宅等,五星級酒店為6萬平方米,而住宅的比例約為20%。
同一時間通過規劃的還有109地塊,即原規劃建設的市政府所在地,其商業面積為6萬平方米。本土某地產集團也將在城東新區建設商業項目,根據其遞交的初步方案,建設總平面為15萬平方米,包括酒店、集中式商業和商務辦公等。而2萬至4萬平方米的商業項目也有多個。
市場掌握第一話語權
如此龐大的商業投入由誰主導?以城區40余萬的人口能否喂飽這大張的商業胃口?對于第一個問題,記者了解到,在出讓地塊前,市政府會根據控制性規劃對地塊進行規劃,在招拍時發展商已知悉規劃條件,而開發商拍下土地后,報批的項目也必須遵從要求。有業內人士評價,開發商愿意駐足,自然認為有可獲利空間,“比起政府,市場才是掌握第一話語權的那個人”。
而第二個問題,在一般人看發展大商業艱難,而在長年操作項目的商人看來,答案從來不是非此則彼。
位于84區的某中心是城東新區目前唯一初見雛型的商貿中心,面積10萬平方米,廣告張貼著進駐的知名超市和影院,吸引著來往者的眼光,不過,這里最快也要到2015年才投入服務。
其商業項目定位為肇慶首個購物中心,負責人張立生強調“購物中心”與“百貨商場”在設計、定位和業態組合等方面的差異:進入百貨的消費者目的性強,消費相對少,而在購物中心消費則多元化,“我們認為肇慶其實有這個階層的,但本地消費者還需要引導。”
敏捷的項目與其握手可見,但張立生倒不認為是壞事,“商業要扎堆才有人氣,正好可以抱團取暖。”他表示,商業項目最怕同質化的惡性競爭,“難就難在怎么做到差異化�!�
談及本地的情況,他表示一個項目不能光從面積進行評論,而要綜合項目定位、輻射商圈等因素,他的目標商圈就不止肇慶城區,他舉自己工作10年的深圳為例子,“10年前深圳只有百貨,10年后從幾萬到20多萬平方米的購物中心都活下來了�!�
有分析指出,考慮到83、96區項目的龐大以及未來幾年交通基礎設施的改善,目標商圈不會只依靠肇慶市場,但至于輻射有多遠以及操作性如何,則要看下一步動作。
有意思的是,這場才剛剛上演的城市商業博弈有著明顯的地域特性。有業內人士透露,本土開發商忌憚于本地購買力,輕易不敢碰4萬平方米以上的商業項目,而在激烈競爭中積累了經驗和資本的外來投資者,對于那些“異想天開”的項目卻有著穩操勝券的氣勢。
(來源:西江日報)
古古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