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長 目錄 2013/08 總第84期
卷首 Foreword
03 迎接未來 /易齊源(店長主編)
零售·見解 Retail ·View
07 關店!宿命?/金沐(特約評論員)
要擺脫關店的宿命,我們就必須牢牢掌握住這樣一條秘訣——盈利,持續的盈利。
08 萬達“去服飾化”意味著什么/倪敏(特約顧問)
萬達廣場是行業內首個明確表示全面“去服飾化”的商業綜合體(購物中心),且由于其在全國范圍內的規模地位,此舉或將引發有關的蝴蝶效應,成為萬達乃至行業的典型拐點。
資訊圓桌 Vision
【新聞眼】
開店···10 關店···10 高管變動···11 企業動向···11
數語···12 談資···12 海外···13 聲音···13 形勢···13
店總之道 Manager
15【店長的管理現場】一見你應有“好心情”/劉軍元
16【面對面】師曉雯:要將聯想橋店打造成一個響當當的品牌
——訪蘇寧北京海淀區區域經理師曉雯/潘紅紅
18【解惑】零售人問零售人
21獨家考察 Exclusive
漫步東京(下)
攝影/文Toya
漫步東京(上)先已經和大家分享了東京的便利店和藥妝店,雖然不能親臨東京,但是小T的照片著實也讓我們興奮了一陣。本期將帶來更多的獨家照片。帶你領略東京電器一霸Yodobashi,松屋百貨。全部是小T的獨家照片和心得哦!
31 特別策劃 Feature
致未來
策劃/易齊源 執行/胡柯柯
零售行業的未來在哪里?是在那些正在接班或者正在被培養接班的第二代手中,是在零售新生力量90后手中。零售未來往何處去?物流的完善,綠色環保的消費理念或許能增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其實未來就在那里,不近不遠!
圖說零售picture
【門店】
42超市怎么做盤點?/胡賢桂
【技巧】
46花樣鞋帶的系法:扮靚你的腳丫(三)
本期將教大家“玫瑰情緣”、“環環相扣”、“黑白配”三種花樣鞋帶的系法。
經營管理 Practice
47企業·家 /董啟華
48超市門店現場執行100%/大漠胡楊
50商品結構的診斷與二八法則的巧妙結合/石晶
52商品完全陳列115例(十一)/新山勝利
54悅讀/倪敏
55 本刊薦書
專欄 column
58生鮮店·實踐筆札 做好最基礎的事情/張青山
社區生鮮便利店是符合社區群眾要求的,是有較大需求和生命力的。但是如何才能做成功呢?
60品類管理 什么時候開展品類管理?/顧憶華
哪一些零售企業需要做品類管理?又何時開始做品類管理呢?如何開始會比較恰當呢?
61 成長規劃 激勵與績效管理2/胡春才
激勵的價值何在?不同的激勵有什么不同的效果?激勵應該牢牢把握哪些法則?
62 靜觀零售 漲聲一片,賣場如何打造價格競爭優勢?/黃靜
賣場的價格將直接影響賣場的人氣與銷售水平,然后漲聲一片,大賣場又該如何堅守自己的低價策略呢?在成本上漲的背后,又如何挖掘潛在的機遇呢?
64店長道場 微時代的大店長/端木清言
個人認為微時代的大店長也好,小店長也罷,一定要做到四大,否則真的可能要被移動互聯網大潮OUT。第一:心胸大;第二:眼界大;第三:聲音大;第四:圈子大。
7周年·征文
65七年相守/倪樂
67《店長》與我在零售行業的最后兩年/于金寶
廣告名錄:
奇盛 百年 店師傅 聯商網
佳博 CCFA會議 法圣龍 天際線設計
封面文字:
P6零售·見解
關店!宿命?
萬達“去服飾化”意味著什么?
P21獨家考察 漫步東京(下)
P31特別策劃
致未來
店長雜志- 該帖于 2013/8/2 10:05:00 被修改過
【卷首】迎接未來
文/易齊源
有個好消息,7月,我家豆豆出世。一個新生命的到來,讓人手足無措的同時,又心中歡欣鼓舞。
作為一個父親,給孩子想了無數名字,然后一次又一次否決。開始考慮孩子的將來,要準備他的奶粉和尿不濕,準備給他一個好的生活環境……
也許現在的大環境是銀根緊縮、物價飛漲、房價不停攀升,金融危機論、樓市泡沫論等大行其道,但這似乎并不影響一個父親想給孩子創造一個好環境的信心。
再回頭看零售業,眼下的零售業正迎來全新的發展契機,新的消費群體和消費模式的到來,給零售業帶來陣痛的同時,也同樣給零售帶來無限生機。
電商價格戰沖擊零售體系、租金、人力等成本提高所帶來的零售困局、外資企業關店潮等或許是那陣痛;然而線上和線下購物體系的大融合、90后新生力量的崛起、買賣雙方市場的徹底轉變、第二代零售人的接任、以及三、四線市場的開發等卻也讓我們看到零售未來的無限可能。
這個時候,我們似乎應該為零售的未來接班人們做些什么。
談起零售,多數零售人最大體悟是又愛又恨。而現在的90后大學畢業生,即便面對“畢業=失業”,愿意到零售業打工的依舊十不存一,相比較起來網店更受他們歡迎。現在的小學生的理想里,長大以后估計有想當咖啡店店長的,但絕對不會想成為零售店店長。
在許多人的認知里,零售店就是曾經的雜貨鋪,雜貨鋪并不是個浪漫的地方。與之相對的,管理雜貨鋪的人似乎也不會是浪漫的人。然而,零售業卻是個服務行業,它應該是制造愛的地方,它為滿足人們需求而存在。我們有必要借這個時機改變它臟、苦、累的形象,同樣有必要改變當下許多大學生待業,無處謀生,而零售企業卻依舊面臨勞工荒和人才危機等問題。
90后,今年22-24歲,正是普通大學生開始正式工作的前兩年,而10年、20年后,他們將成長為社會的中堅力量。他們有更廣闊的視野和更前衛的思維能力,他們的未來更具備可塑性。他們是我們的接班人,而我們則是他們的領路人,為他們鋪架更好的環境和機遇,是我們這一代零售人的責任所在。
我們面臨一個全新的時代,還有什么比這更好的時機去規劃零售藍圖,重塑零售形象?請遙望20年后,屆時我們留下什么?誰來代替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