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商業企業集體陷入利潤低谷,讓自營模式在百貨業中持續升溫。繼法國老佛爺百貨宣布將以買手模式9月重返中國市場后,日前,中商集團董事長郝建透露,中商集團今年將開設一家全自營百貨店,全部商品采購銷售均由商場方面獨立完成。在業界看來,雖然自營模式能縮減流通費用提高利潤,但經營成本和風險也將隨之加大。
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統計數據顯示,去年,全國重點大型零售企業零售額同比增長10.2%,增速較2011年大幅放緩11.5%,創1999年以來最低增速。受網購沖擊、人力成本等因素影響,以聯營模式為主的百貨業品牌重合率高,經營缺乏特色,同質化嚴重。
郝建表示,中商集團正在嘗試自營模式實現主動經營。據了解,去年中商集團新引進40多家自營供應商,在銷售增長10%的情況下,毛利提高了16.2%。不過,由于中商集團整體自營率不高,集團商業總毛利率僅提高0.07%。據郝建介紹,今年中商集團計劃新開兩家百貨店和5家超市。其中一家百貨店將全部采用自營模式。郝建表示,實現自營后,商場經營成本有望下降10%-30%,盈利能力將大幅提高。
盡管自營模式可以幫助百貨業打破同質化競爭,提高經營利潤,但自營模式對于現階段百貨業來說仍存在諸多挑戰。東安市場總經理劉煒表示,自營模式將考驗百貨店人才、資金、運營等多方能力。此前,除市場條件不成熟外,老佛爺百貨、連卡佛均因采取自營模式敗走京滬市場。采用部分品牌自營的望京NOVO百貨也因業績慘淡,于去年徹底退出。
自營模式下的百貨店可從賺取購銷差價中提升利潤,但商場需要承擔巨額周轉資金。資金問題將成為百貨店轉向自營后面臨的首要壓力。金寶匯購物中心總經理陸屹認為,自營模式下的百貨店需在前期有豐厚的資金積攢,抵御隨后可能出現的高額買貨成本、壓貨危機。
在王府井百貨集團副總裁周晴看來,聯營模式已使品牌商擁有成熟的行銷體系,如果百貨店實現自營,品牌商將難以占據經營主導權,利潤也將稀釋。如果品牌商不配合,百貨店將難以實現定位。同時,買手團隊的培養和買手質量也將是百貨店自營的一大障礙。不過,盡管存在挑戰,但為提升利潤率,王府井百貨也正嘗試進行自有品牌開發,提升百貨自營比例。
記者了解到,目前,河北的信譽樓基本實現商品自采自營,到目前為止信譽樓已擁有15家門店和幾家特許加盟店,每家店的規模在1萬-2萬平方米。不過,北京商業經濟學會秘書長賴陽認為,信譽樓的成功不能證明自營模式在一線城市具有可復制性。區域百貨類商品的供應鏈狀況、企業的資金占用比例、周邊市場的競爭情況均與一線城市大相徑庭。
(北京商報 記者 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