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諸多外資零售巨頭的日子差不多,日本零售巨頭永旺集團在中國市場的表現一樣不盡如人意。
在連續發布盈利預警表示業績下滑后,近日,旗下永旺(香港)百貨有限公司發布的最新公告表示,由于同店銷售下滑、各類成本增加等因素,其中期業績將出現虧損。
對于此番虧損,永旺指出:首先,其在中國的同店銷售下滑及由于中國經濟增長持續放緩,新店的銷售低于預期。另外,員工成本、物業租金及其他行政費用的不斷增加也影響了集團業績。加之物業、廠房及設備的減值虧損有所增加最終導致了這樣的業績。
熟悉日資零售的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教授陳立平告訴記者,在國內,永旺布局的基本為綜合超市,不僅是永旺,沃爾瑪、家樂福等業績都在下滑,特別是大賣場下滑的幅度最大,且家樂福、沃爾瑪等也做出了關店調整。相比而言,因日本的零售業重視服務,依賴人力資源,永旺本身成本更高,在整個零售下滑的情況下自然也不能幸免。
在業績低迷的背景下,對于未來的發展,永旺似乎仍舊信心十足。永旺集團中國總部總裁辻晴芳上個月表示,雖然一些大型外資零售企業已經或者醞釀退出中國市場,但永旺認為這個市場依舊具有魅力。
盡管永旺集團對中國市場的胃口不小,但作為日資零售巨頭,永旺進入中國多年,其在華的發展速度相比其他外資企業要緩慢很多。
對于永旺在中國緩慢的擴張步伐,陳立平告訴記者,主要原因還在于日資海外擴張的模式,在中國擴張非常慢是日資的通病一方面。另外,類似伊藤洋華堂,日資企業的做法主要是一家門店盈利后再做另一家,和沃爾瑪、家樂福這樣依靠資本推進的國際化不同。
在陳立平看來,永旺方面,未來應該會以購物中心為主要發展對象。“綜合超市這塊缺乏表現特別好的。永旺在海外最賺錢的業態就是購物中心,將來潛力也比較大。”
永旺方面亦表達對中國購物中心業態發展的希望。據悉,永旺計劃從2014年開始每年在華新開購物中心數量達到20家左右,到2020年在華購物中心總數達到200家。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