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長》的編輯老師提供了這期的幾個主題,把90后的問題放在了第一位。可見雜志對新生力量的重視!我自己也是特別興奮,前前后后思考了好多好多的問題,想一股腦兒都說出來。可是不免也發現了一件事情,有些事情是需要一步一步地去體會,去琢磨,去感受,說早了未免會起到相反的效果。所以,這兩天就使勁地回想11年前剛剛加入零售業的狀態,回到那個看什么都新鮮,看什么都覺得自己不懂的狀態里面,究竟是怎樣一點一點地堅持積累下來。直到今天,能夠在《店長》刊物里談談自己對零售的見解啦。
首先,培養對零售的興趣。做零售不僅僅是工作,也是一種娛樂。
如果讓我畫四個小時畫,我會瘋掉。可是要踢幾個小時的足球,就開心的不行。但對另外一些人來說,踢球是受罪,畫畫就是享受了。并非是這兩樣東西有好壞高低之分,而是人的興趣在哪里的分別!興趣所在的地方,你會長時間地不遺余力地去關注和研究,這種推動力比任何外在的東西都能給你的未來帶來現實的意義。
我輕易地是不愿意評價別人的工作積極性,在我眼里,如果他不喜歡目前的工作無非兩點:他本來對這份工作沒有興趣,或者我沒有能力讓他對這份工作起興趣。無論如何,沒有興趣的情況之下,工作就變成了負擔,變成了需要忍受的東西,到了這一步,就別提成績和創新了,也就沒有辦法提未來的發展了!
當然,興趣可以是各種各樣的。我對零售的興趣源自我大學時經常到我后來工作過的超市買東西,我非常想知道,開超市的人到底是怎么“算計”我的。此外,當時還有一個“曲線救國”的想法,我大學的專業是廣告學,我就有一個主意,在超市里干能接觸真真正正地不帶任何主觀色彩的銷售,真真正正接觸顧客,對我未來從事廣告行業能夠積累真正的客觀的經驗。可誰知竟然在這一行里就沉下去了。
無論你是什么原因加入了超市業態,都可以先想方設法地給自己建立一些興趣,或許你對超市里某一類商品感興趣,就去這個貨區研究。將來的路很難講,但是一旦建立了興趣,獲得的是個人真正的能力的提高!這比任何眼前的收入都重要。
其次,不要輕視簡單的工作。
我在加入零售初期,是在企業的企劃部門實習,有一次一個情況刺激了我。當時有供應商打電話進來,問可不可以讓收銀員幫忙發贈品,我不敢決定,就問同事們,同事們異口同聲斬釘截鐵地說:不行!我意識到自己的差距在于沒有門店基礎工作。后來到了門店里,對所有經手的工作都非常認真地做,可能很多人無法想象當時我工作的狀態,來貨就得裝卸,我告訴自己,自己親手做了,以后什么時候該進什么貨就有數了。SARS時,遇到消費者搶購大米,而我們只有兩個人,從下午到晚上就不停地裝卸大米,怎么都不夠!我又告訴我自己,以后遇到這樣的事情,最好提前能有個什么預案之類的事情。
這點滴的積累最終使我的管理能力得到提升!某春節備貨,使用了外倉(春節會出現很多問題,保證銷售最穩妥的辦法就是提前把量大的商品放在門店里,地方不夠的話就要在外面租倉庫),有一個著名品牌的飲料,我們要了很多很多車,就在要往外倉搬的時候,我想起了一件事情,以此飲料的銷量來看,春節時要從外倉往店內搬根本就不能夠保證銷售,非得引起顧客的不滿。(顧客會想,連這個都沒有,開什么店啊)而且為了搬運這些飲料,需要大批人手,本來就忙不過來,怎么才能解決這個問題呢?我就想到能不能把一些體積大,但是春節不是銷售旺季的商品給搬出去,于是就想到了“箱包”,和上司部下溝通好,就把貨區分化暫時打亂,把又輕、體積又大、有非處在銷售旺季的箱包搬到外倉,把這些需要快速補貨的暢銷品保留在店內。
要問我是怎么想到的?不是我聰明。我工作的第二年夏天,帶我的經理給了我一個任務,除了水果組外,我得保證這個牌子飲料地堆的補貨問題!我親手做了一個夏天,自然知道這個東西的厲害,絕對不是喊喊“我一定努力”就能解決的事情。親手做過的東西和聽來看來的東西有一大不同,親手做了,這事情就長在了你的身上,哪怕再微小的啟發,都能夠讓你做出明智的選擇。把這些微小繁雜的事情認真做過以后,對能力的提升是很有用的,嚴格說一點:不可或缺!
再次,保持一顆平常心,耐心地磨練自己。
我有很多愛好,也有從一個成績很爛的學生變成讓人敬佩的好學生的經驗。我從這些經驗里得到一個啟發,我的成長過程,或者是有效的成長過程,往往是認認真真地做每一件小事情,不去關注后果,只關注這件小事能否做好,在這樣的狀態下積累了足夠多的時候,一切就水到渠成了。客觀地講,90后除非是有豐富的工作經驗,大多數人在超市這個行業里是沒有任何感覺的。如果你想大展身手,就先把基本功練好,否則的話你就不知道該如何把自己的思想用行動體現出來。比如吧,你打乒乓球,你知道該往哪打,可是球感技術不行,還是達不到目標。如果太過覺得自己能力不足,也不要緊,知道了不足就有了求知的動力,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越是歷經歲月練就的本領,越是能讓你變得無法被取代!
從學校出來并非意味著學習結束,反而真正的學習剛剛開始。失敗的公司未必就比成功的公司知道的少,人也是這樣!在剛開始的時候,不妨自己心里暗暗地去判斷一些事情,比如公司為了某目標做了某事情,自己不妨用自己的知識去判斷一下。判斷對了,證明了你有了一定水平。判斷錯了,這就是真賺到了,找出自己為什么判斷錯誤,就又成長了一層。成長無捷徑,就是在不斷自我否定的過程中頑強地自我完善。雖然免不了鼻青臉腫,可真正的成長之道就是這樣。
歡迎大家成為零售人!
- 該帖于 2013/8/9 17:07: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