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不到一個月,前海又誕生一個“深圳新地王”。
16日下午,前海第三宗地如期開拍,華潤置地以109億元的價格奪得該地開發權,成為繼卓越集團之后第二家進駐前海的開發商。而昨日拍賣的編號T201-0078地塊也成為深圳新地王,成交價較掛牌起始價溢價62.2%。
7月26日,卓越地產分別以51.89億元及71.8億元奪得前海首批出讓的兩宗土地的開發權,在一日之內接連造就了兩個深圳新地王,受到市場廣泛關注。而昨日拍賣的第三宗地塊位于前海合作區內桂灣片區二單元02街坊,占地面積6.18萬平方米,建筑面積50.3萬平方米,土地用途為商業性辦公用地,使用年限為40年。
由于土地面積超過前兩宗地塊,昨日拍賣的第三宗地成交價刷新深圳總價地王記錄,市場人士普遍表示“符合預期”。但出乎市場意料的是,本次土地拍賣現場顯得非常冷清,不僅沒有出現市場所預期的金融行業龍頭的身影,連香港地產商也集體缺席。僅有華潤置地、世貿房地產兩家開發商參與競拍。
與前海首批出讓的前兩宗地塊不同的是,為體現“深港合作”,第三宗地是為吸引香港藍籌企業來前海設立總部而專門推出,港企的集體缺席,讓此次土地的出讓方前海管理局也感到失望。
“在設置條件時,我們查了香港上市公司的業績,符合條件的有68家,其中房地產開發企業都有近30家,但香港本土企業都沒來,特別是像新世界等原本比較積極的企業都沒來,讓我們感到有些失望,也比較突然。”前海管理局副局長藺宏表示。
對于昨日的拍賣結果,深圳房地產專家、英聯國際不動產公司總經理宋星慧表示,香港企業集體缺席,可能與競拍條件設置過高有關,畢竟總部不是說設就設的,而且拿地這么貴的情況下,短期內成片開發需要投入的資金不是個小數目;另外,各行業龍頭、跨國公司可能仍在觀望。她預期,第三宗地的拍賣結果,會對下一地塊的競買人條件設置以及前海年內再推出8-10塊產業項目用地的土地出讓節奏造成影響。
根據出讓公告,前海昨日拍賣的第三宗地不僅要求競買人須為市值不低于400億港元的香港上市公司,且2012年會計年度的營業收入不低于200億元人民幣或等值外幣,還要求競得人承諾一年內在前海設立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全國性或區域性運營總部,并且在競買前與不少于3家的境外世界500強金融機構或其控股的一級子公司簽署入駐該項目的合作意向;到2015年實現年度營業收入不低于100億元;該宗地項目建成后兩年內,吸引入駐企業合并納入前海深港合作區統計核算的年度納稅額(不含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不低于10億元。
支付地價方面,雖然可以選擇分期付款,但也要求競得人應自簽訂《出讓合同》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支付不低于成交總價50%的價款,余款1年內付清。而且,若競得人在超過《出讓合同》約定動工開發日期滿1年未動工開發的,土地將被收回。
(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