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在南京南站周邊拿下第三幅地塊的萬科公司,即將推出首個綜合體項目九都薈,作為南京城南為數不多的大型商住項目,引發人們對南京城市綜合體的極大關注。記者昨日調查發現,目前南京在建和規劃建設的綜合體已經超過50家,僅河西一地就有17家之多。業內人士擔憂,大量商業、寫字樓以及配套產品的扎堆有可能導致過剩。
南京南站崛起“綜合體”
最新披露出來的消息顯示,填補了南京南站片區綜合體“空白”的萬科九都薈總建筑面積接近20萬平方米,是一個包括住宅、商業和辦公于一體的綜合體地產項目,總戶數達1100余戶,即將于今年下半年上市。
其實,自去年6月份至今,萬科已經在南京南站周邊相繼拿下三幅地塊,建筑面積全部加起來達三四十萬平方米,一個中等規模的城市綜合體初見雛形。該公司負責人還告訴記者,萬科九都薈將于新街口、河西奧體形成三足鼎立之勢,打造南京城南的高端國際化社區。
究竟何為“城市綜合體”?南京房地產開發建設促進會秘書長張輝認為,簡單來說就是一處“城中之城”。“在這個綜合體里,有居民樓,有辦公樓,有大量商業設施,以及酒店、展覽、餐飲、休閑娛樂等等配套”,張輝說,在國外,這樣的城市綜合體一般“落戶”在城市周邊,甚至就是一個功能完善的小城鎮,而在國內,城市綜合體基本上仍以滿足城市居民的休閑為主。以南京為例,目前已經發展較為成熟的城市綜合體達15家,比如新城市廣場、南京萬達廣場、德盈國際廣場等,有的已經成為地標建筑。
規劃和在建的綜合體已經超過50家
據統計,目前南京規劃建設的城市綜合體超過50家,總體量達到100萬平方米以上的就有7家,各個板塊均有綜合體項目在建或醞釀建設,以板塊來劃分,河西板塊以17個排在首位,緊隨其后的是江寧的11座和江北的9座。
南京網尚研究機構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河西的綜合體項目如雨后春筍般層出不窮,老牌的新城市廣場之后,中泰國際廣場、嘉業國際購物中心、蘇寧睿城、奧體蘇寧廣場、雨潤國際廣場、金鷹天地廣場、南京世界貿易中心、華新城、海峽城、涵碧樓等綜合體項目,陸續出現在人們的視野當中。
從已經推出的綜合體項目來看,世貿中心宣布與德基廣場達成合作意向,新地中心二期規劃在裾樓的一至五層推出大型商場,金奧國際中心的酒店和購物中心相繼進入了開業倒計時,新鴻基、匯金中心的高檔購物中心,加上河西金鷹的全球最大百貨的進駐,都使得河西城市綜合體的看點十足。據統計,目前河西寫字樓的存量為32.8萬平方米,規劃在建體量超過200萬平方米,而商業部分的在建體量也超過了100萬平方米,商業體量全部算下來即將超過南京商業地產的“老大哥”新街口。
市場“消化”是個漫長過程可能要10年甚至更長
如此巨大的綜合體建筑體量,南京城能否消化?這是一個不少人關心的話題。南京網尚研究機構一位資深人士告訴記者,他認為短期內一定會出現供應量過剩、無法消化的市場格局,這是由城市發展的進程決定的。以河西為例,當地經過10余年的規劃與建設已經初具規模,而未來人口尤其是高端消費人群的集中,將需要大量的辦公、休閑、娛樂等場所滿足需求,“這一過程可能是10年甚至更長”,他說。
(來源:揚子晚報)
附件下載區: 鼠標左鍵單擊文件進行下載
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