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好方法?
——講課有感
作者:張國祥
2013/9/1
我在講課時會用到很多我服務過的企業的案例,由于學員從來沒有聽過加之簡單實用,經常獲得這樣的評價:“這個方法好!我們也要運用。”我總是要提醒學員:別人的做法可以借鑒不能照搬,案例只是啟發不是方法。能不能運用到各自的企業,需要轉化,需要負責人批準,需要相關員工認同。只有內部員工上下認同的做法才可能是好辦法。
細心的讀者一定發現這里出現了兩個詞匯:“方法”和“辦法”。其實方法是沒有好壞之分的,或者說方法都是好的,不存在壞方法。只有“用對方法”與“用錯方法”之分,因為方法就是指引人們做事的準則。辦法就是做法、就是做事的方式。人們常說這個辦法行,那個辦法不好,辦法才有好壞之分。如果我們善于從做事的方式中總結提煉,把遵循規律做事的方式歸納出來就變成了方法。所以我說方法都是好的,方法就是人們做事經驗的總結。企業常見的“設備維修方法”、“電梯保養方法”、“儀器操作方法”都是指引方法,都是技術經驗的歸納總結。企業在制訂管理制度時則使用“辦法”居多,如“文檔管理辦法”、“返修品處理辦法”、“退貨處理辦法”。可以說,前面講的“方法”全國各地的企業都是一樣的,而后面提到的“辦法”則各不相同,往往有很多強烈的企業特色。方法辦法不一樣,由此可見一斑。
為什么人們會把方法與辦法混淆呢?原因有二,一是有的辦法本身就是方法,推廣開來讓人們跟著學,當然不會有問題。二是有的方法只是辦法,只是個案,被人為地拔高了,如果不分青紅皂白,也讓人們跟著學就會誤事。坦率地說,一些講管理方法的人把個別企業成功的案例當成了方法,也就是把“做法”當方法,聽課的人想走捷徑,回去不加變通、不做轉化,用后少有不出問題的。大家知道,做法管不管用,與使用人、使用對象、使用環境關系極大。不少企業照搬照套標桿企業做法不僅沒有走向輝煌反而走向死亡的結局都是用錯“做法”造成的。方法沒有對錯,只有用錯!
當然辦法和方法也是密切相關的,好辦法普遍適用就變成了方法。證明是方法的都是有一系列好辦法的。學方法一定要搞清楚方法形成的內在規律、內部聯系、外部環境,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方法形成的時機。任何方法都是有時空規律的。時過境遷,再好的辦法都會失效。物是人非,再好的辦法也不管用。企業管理方法與企業所處的行業、環境、人員結構、員工素質、發展階段相吻合才可能發揮作用,否則,就會因水土不服而產生負面影響。人們常說管理沒有對錯,只有合適與否,說的就是管理方法。任何管理方法切合實際、扎實推進才有成功的可能。
別人做過的,或者理論上論證過的好辦法,用于特定企業不一定是好方法。最近一段時間我講到方法好壞時,都會問學員一個問題:ABC三種方案是按優劣次序排列的,請問哪一種用起來效果最好?學員的回答不外乎選A最多、選B次之、選C的很少。當我說出答案時,大家起先都很錯愕,冷靜一想,卻都頷首稱是:只有企業員工上下認同的方案才是效果最好的方案。是A是B還是C完全因企業員工力往哪里使、勁往哪里用而不同。大家齊心協力,再差的方案也有可能出效果;大家分道揚鑣、用力分散,再好的方案也出不了好結果。
何為好方法?答案不言自明:適合你的企業就是好的。
- 該帖于 2013/9/3 10:33: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