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電商沖擊,百貨業開始嘗試通過電商之道實現自我救贖。日前,老牌高端百貨燕莎商城突然發力,上線微店,打造電商平臺。如今,面對不利的市場環境,各家老百貨傾盡其能謀求發展,而有些則錯過了時機,倒在了不思進取的路上。
微店開啟新消費模式
“觸網”在百貨業早已不是新鮮事物,面對不利的市場環境,各家可謂盡顯其能。如今,老牌高端百貨燕莎看中了微店。
微店是一個集聚了商場與超市的手機購物應用終端,用戶可以在這里挑選商品,與商家、朋友互動。店員可以通過微店客戶端上傳商品,發布信息;顧客可以通過微店瀏覽商品,與朋友、粉絲、門店溝通互動;品牌商則可以通過PC操作端查看經營信息、顧客反饋等,進行統計、升級。與其他電商平臺不同的是,燕莎的微店并不支持直接下單、付款。對此,燕莎總經理張躍進解釋稱,“電子商務給消費者購物帶來了簡便快捷的享受,但誠信及售后保障容易出現問題”。張躍進表示,燕莎并不拒絕電商,但會根據商場商品定位和顧客喜好把微店做得更適合燕莎的顧客,而不是盲目跟風。
同時,下載此應用后,顧客不僅可以隨時逛燕莎,還可以順便逛別的超市和專賣店。這也是燕莎此次追求的顧客資源共享理念。
老百貨各顯神通求新生
燕莎上線微店在百貨行業只是面對不利的市場環境謀求新發展的一種嘗試,而選擇擁抱互聯網的百貨也不只有燕莎一家,昔日的“惡狼”正在被各家百貨拿來為己所用。
擁有百年歷史的美國著名百貨公司梅西百貨以免費的無線熱點為核心,為消費者打造一個既有實體店特色又有網絡特征的購物環境和體驗。梅西百貨通過無線熱點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消費者在店內的移動路線,了解每一個特定消費者的進店頻率,在主要購物區及各個區域停留的時間,這將為商場提供展臺布置、展品擺放等諸多信息。除此之外,商場還能為消費者提供店內地圖,做導航服務。
有些百貨通過技術創新發展,有些則通過收購做大做強。同為百貨老店,西單商場通過收購新燕莎控股組建零售航母;王府井百貨控股股東王府井國際則完成收購擁有賽特購物中心、賽特奧特萊斯等知名商場的春天百貨;菜百則通過轉型黃金專業店重獲生機。
那些逝去的老百貨
相較于不斷創新,謀求發展的梅西百貨、王府井、西單商場等,有些百貨倒在了不思進取的路上。就在上月,老牌百貨三利百貨閉店。同樣,昔日擁有超高人氣的天橋商場、地安門百貨、三友百貨、豐聯廣場等逐漸沒落下來,掙扎在邊緣地帶。
在業內看來,除了硬件等制約因素,不思進取也是其沒落的主要原因。如今風光不再,留給他們的轉型、發展空間已越來越小,想要重煥青春已為難事。
如今,不論是業態上的調整,還是技術上的創新,各家都在求變,而那些不變的老百貨終將倒在歷史的車輪下。
(來源:北京商報 作者:王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