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興文
做服裝生意的王老板咨詢李興文:“我們的生意現在一天不如一天的,這是怎么回事呀?”
李興文先給王老板生意診斷把脈,發現開始剛做生意時服務特別好,但是這幾年服務就慢慢的不如從前了,有時顧客來了還愛答不理;有的顧客光問不買,還說一些沒錢買,就別看、別試穿;再就是顧客問好幾遍價格,都沒有搭理顧客,等玩完手中的游戲才回答。等等。
李興文診斷出問題后對王老板講了一個蘇東坡故事:“蘇東坡去拜訪佛印,遇到佛印在打坐,便學佛印打坐。打坐結束后,蘇東坡問佛印:“你看我坐禪的樣子像什么?”佛印答:“我看你像一尊佛。”蘇東坡很高興。佛印問蘇東坡:“那你看我像什么呢?”蘇東坡說:“我看你像一坨大便。” 佛書云,心中有佛,則觀看萬物皆是佛,反之亦然。有時,刻意貶低他人他物并不能抬高自己,顯現出自身的高明,反而自取其辱,自暴其短;如贊美給對方一個大拇指,恰恰同時也給自己四個手指的贊美。贊美對方也是對自己一個肯定(贊美),貶低對方也是對自己一個肯定(貶低)。”
王老板說:“太對了,我對顧客不好,顧客怎么會對我的服裝感冒呢。”王老板接著說:“有一次他去餐館吃面,點了面后,等了一刻鐘后問怎么還沒用上來面呀?”服務員“好的,馬上。”可是有等了十分鐘還沒有上來面。王老板說:“下次再也不來吃了。”
李興文說:“王老板您換位思考一下(這是二思維模式),是您的店服裝,是不是也是這樣。”王老板連忙回答:“是,是,是。”之后王老板請李興文設計一套適合自己服裝店的服務方案。
王老板最后還總結了一句話,服務真誠,贊美真誠,財源廣進。
一心開二門,真如門,生滅門,就清凈的一面來講,講真如門,就污染的一門來講,就講生滅門,生滅就是剎那間的心,起心變化,起心動念,所以,剎那間都在思想,造成業,業就是我們意識的慣性意識,就一直培養這個習氣,這念頭就起來起重,起來起重,所以啊,就眾生來講,叫做生滅門。生可以看成贊、好、成功等;滅可以看成不好、貶、失敗等。成敗與生滅門也就一念之差。我們只要懂得了明心見性,以上服務好與不好,贊與貶就都知道自己該怎么做,任何果都是有因的。
- 該帖于 2013/10/2 13:30: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