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殼壓力俱增下的ST國商近日動作頻頻。9月25日,該公司旗下核心項目的皇庭廣場終于迎來主力百貨店,宣布意大利奢侈百貨品牌COSCIA即將進駐。
這一空缺此前一直是皇庭廣場招商進展中的硬傷,因而其開業(yè)也一拖再拖。至此,整個皇庭廣場項目已經(jīng)完成總出租面積約80%的招商工作,作為主力店, COSCIA完成裝修時,將為皇庭廣場開業(yè)日。而商場開業(yè)后,面臨退市危險的*ST國商則保殼有望。
引進COSCIA
公開信息顯示,COSCIA百貨成立于1961年,是意大利的高端奢侈品百貨世家,目前在全球擁有18家百貨門店,與超過300家奢侈品品牌公司合作,是國際一線品牌的最高級別銷售商。
此次簽約皇庭廣場,將成其進駐中國的第一站。規(guī)劃約6400余平米的建筑面積上,計劃一站式引進11個以上全球一線的奢侈品牌,成為深圳繼華潤萬象城之后的另一個奢侈品集聚地。
皇庭廣場即原深國商旗下的晶島項目,原計劃2003年1月動工,2007年開業(yè),由該公司旗下控股子公司融發(fā)公司持有60%的權益。
但晶島項目實際啟動始于2005年,于2009年完成主體結構部分。當時,深圳茂業(yè)系通過二級市場舉牌進入深國商,股權比例直逼第一大股東,深國商一度陷入控制權爭奪戰(zhàn)中。
2010年,晶島項目基建合作方、潮汕商人鄭康豪擁有的皇庭集團接力深國商大股東之位,開始主導整體裝修招商工作。但近年來*ST國商多次承諾的開業(yè)日期,均未兌現(xiàn)。
融發(fā)商業(yè)管理公司總經(jīng)理王海歌表示,皇庭廣場從裝修到招商皆定位一線高端購物中心,因此耗時較長。
保殼倒計時
皇庭廣場的開業(yè)對于持其股份60%的*ST國商而言,乃“救命稻草”。若今年不能扭虧為盈,*ST國商將被退市。
今年年初以來,投資者發(fā)起保殼行動。頻頻有投資者建議,將公司投資性房地產(chǎn)后續(xù)計量由成本模式改為公允價值計量模式。
7月2日,*ST國商股東大會通過上述會計準則變更的議案。這使得*ST國商公司核心資產(chǎn)價值猛增。若采用公允價值計量投資性房地產(chǎn),根據(jù)深圳市德正信資產(chǎn)評估有限公司的評估意見,在假設皇庭廣場在2012年年內開業(yè)達到運營狀態(tài)前提下,其截至2012年3月31日的公允價值為59.70億元。
而*ST國商2012年凈資產(chǎn)為-8388.81萬元。根據(jù)*ST國商的估計,一旦皇庭廣場項目完成裝修并投入運營,預計將增加公司2012年度凈利潤33.15億元,增加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19.89億元。該項目無疑將成為*ST國商保殼的利器。
但*ST國商7月份的一份公告稱,今年上半年,皇庭廣場并未達到公允條件。根據(jù)相關的規(guī)定,公允價值會計準則是用來計量出租或是等待增值的物業(yè)、可以作為投資性的房地產(chǎn)項目,如果皇庭國商購物廣場在今年達不到一定的商家開業(yè)比例,就不適用于公允價值變動會計準則。
因此,項目的盡快開業(yè),被視為*ST國商保殼的最后出路。不過,也有市場分析認為,依靠會計準則變更方式來保殼只是權宜之計,并不能有效增加公司價值。
(來源: 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