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馬街”曾經是溫州這座商業城市的代名詞。如今,這條商街實際上已經步入怪圈:500多米長的五馬街,是 “逛的人多,而真正掏錢消費的人卻極少”。“檔次低、品質下降、結構不合理”,是五馬街淪落為一般層次上的步行街的三大原因。其實,“五馬街”所遭遇的困境,在溫州這座商業城市,比比皆是。
溫州市人民政府研究室曾發布一份《政務調研》,將溫州傳統商業街區所遭遇的普遍性困惑加以分析,比照臺灣地區傳統商業街區的購銷兩旺,溫州的冷落,讓人遺憾、令人不安。
眼下的溫州傳統商圈,大南門、五馬街、人民路、府前街等地不少店鋪空置;一些看似熱鬧的店家,其實也是勉強度日。一位叫阿華的老板告訴我們,服裝生意難做,皮鞋難賣,眼鏡難賣,箱包難賣,黃金難賣,唯有人氣的,是吃飯的生意還能夠顯示出這些街區的一點點生機。
鑒于溫州人所具有的較強的消費能力,早在十多年前,溫州市政府就著力要將溫州打造成“購物天堂”,但是十多年過去了,這個“天堂”仍然沒有建成:一方面是坐落在黃金商業街上的大型購物商場如“丹璐廣場”、“聯合百貨”、“動感前線”一一關門歇業;另一方面,被 譽為目前溫州最具代表性的銀泰百貨和時代廣場,國內品牌占了40%左右,國際一線品牌不足5%,使得有錢的溫州人,紛紛到上海、廣州、北京甚至香港、巴 黎、東京、首爾、新加坡等地購物。傳統商圈的店家檔次低、品質不高和個性化不足,是這些商圈不斷流失客戶、一步步走向沒落的重要原因。
溫州市政府研究室的研究人員指出:特色不明顯,個性化欠缺以至于“千店一面”,是傳統街區的一大痼疾;花了 巨資改造失敗,是第二大遺憾。溫州知名的商業街信河街經過改造之后,目前已經成為一條“空街”。五馬街的改造,現在看來也是敗局。第三是公共配套不足,傳 統街區交通擁堵,也是這些街區無法施展拳腳、贏得新生的障礙之一。當網絡時代到來,網店進入人們日常生活的深處,傳統商圈整體受到沖擊,使得一些安于現狀 的經營戶束手無策。溫州傳統商街的沒落,給全國商界人士的警示,是多方面的。
而談起溫州人的消費能力,天下的生意人無不刮目相看、興奮不已。
我們有極其權威的數據表明,世界上所有奢侈品牌,最大的消費群體,是天下溫州人;溫州人也是中國公民出國旅游中最為旺盛的一個群體;溫州人還是奔赴上海、北京就醫學習最為龐大的一個部落。更不用說全世界的溫州人是如何在各地買房置業、風生水起。
所以說,如何將溫州人的錢留在溫州本地消費,如何讓溫州興旺了幾百年、幾十年的傳統街區煥發出新的活力,這應該是一個讓溫州各級領導、商界人士、城市規劃師和建設者們激情澎湃的熱門課題和商業經典案例。
而對于眼下深陷經濟低迷和倒退的溫州來說,全力抓好商業服務業,并以此為抓手,擴大內需,賺足溫州人自己口 袋里的錢,是一個多么有賣點、多么激動人心的話題呀。但愿新一屆溫州市委、市政府能夠看到其間的勃勃商機,全面實現政府的、經濟的、社會的轉型升級,以振 興服務業促使溫州早日走出金融危機和經濟低迷。
(來源: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