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鑫地產不僅至今沒能如愿搭上通往資本市場的快速列車,而且還在近期爆出較大的人事動蕩。
繼6月份劉杰離任公司總裁,中高層出現大面積離職后,在9月25日,原紅星美凱龍總裁袁伯銀離職加盟隆鑫地產。
袁伯銀入贅
談及袁伯銀,更多的是將其與百安居、萬科和紅星美凱龍緊密相連,從2000年加入,到2006年離開,袁伯銀在百安居任職7年,離職時的職位是百安居執行副總裁兼華南區總經理。
隨后在2007年,袁伯銀因萬科一項名為“007行動”而入職任助理總經理,然而,在被外界看做是 “外部引進人才在萬科落地的成功典范”的袁伯銀在萬科只呆了4年的時間,于2011年8月正式離開萬科。
在離職萬科之后,袁伯銀表示,希望能將自己在零售業經營管理的十多年積累,與在房地產行業四年的修煉結合起來。
然而,不久之后,在毫無征兆的情況下,袁伯銀接任了紅星美凱龍總裁職位,回歸到他比較熟悉的家居行業。在任職期間,主要負責營運、招商、企劃、IT、HR及新項目管理。然而在僅一年多的時間里,2012年12月,紅星美凱龍總裁袁伯銀卸任。
其實,除了此次袁伯銀加入隆鑫地產。近期,隆鑫地產出現了大面積的人事動蕩, 6月份劉杰離任公司總裁的同事,當時的總經理也一同辭職。
談及人事變動的原因,據隆鑫地產內部人士曾透露,主要原因是因為過往公司發展的速度沒有達到董事會的要求,現在地產集團要加速發展,要把規模做大,還要爭取在1-2年內上市。
除此之外,最近隆鑫地產董事長兼總裁涂建華也重出江湖,涂建華曾表示,希望將隆鑫地產做大做強,爭取盡快上市。
而在此前的7月14日,隆鑫地產副總裁及勁松也表示,目前公司正在進行架構大調整,取消集團原先的三大事業部,而將采用四大區域公司的模式,除了公司重點發展的重慶、成都和海南三大區域外,還將布局北京。
欲加力商業
而對于此次袁伯銀加入隆鑫地產,有分析人士對記者表示,從袁伯銀自身的經驗來看,主要會加入到隆鑫地產的商業部分當中。
而隆鑫之所以最近出現如此大規模的人事變動,或許不僅與近幾年隆鑫地產的自身發展遲緩有關,還與其在戰略方向的把握上出現了偏差有關。
有分析稱,與龍湖、金科、萬科、保利等重慶內外主流房企重點抓剛需盤開發的脈絡不同的是,隆鑫地產在投入大,周期長的旅游地產業務上投入了過多的精力,也直接影響了公司的業績。
粗略統計發現,隆鑫地產在重慶的仙女山、瀾天湖、巫山,成都的三岔湖以及云南、海南等地,開發了一系列大型旅游度假項目,其中最大單體項目的投資額高達100億元。
上述分析人士還指出,重慶屬內陸城市,起步較晚,相比于海南、云南等地,重慶旅游資源相對較弱,旅游地產全國知名度并不高。這也導致重慶這邊的旅游地產項目絕大部分都是以重慶客戶為主,外來客群非常少,賣不出高水平。
而被隆鑫地產認為是今年重頭戲的海南旅游地產項目,最終運作得如何還得時間來驗證,畢竟海南的投資熱情已經減退不少。
因把重心多偏向于旅游地產,而旅游地產資金需求向來巨大,再者這些項目大多數還未到成熟收益期。所以這就為隆鑫地產帶來巨大的資金壓力,據估算,隆鑫地產去年的銷售規模則在50億元左右。
資金壓力、業績不暢,加之2009年借殼ST得亨失敗后,隆鑫地產也未能如愿登陸香港資本市場。
而此次袁伯銀的加盟,隆鑫地產或許是想改變現在戰略布局的一個失重的現狀,現在看來,隆鑫地產是想進一步加力商業地產。
據悉,2010年前后,隆鑫地產調整確立了城市住宅、度假物業和城市綜合體三大塊產品線,所占比例為4:4:2。
而商業地產作為隆鑫地產三大產品線中最年輕和占比最小的板塊,隆鑫地產在2011年拿下了重慶兩路口、觀音橋商圈中心等地塊,截止目前為止,商業地產總體量(含已開發和待開發)近200萬方。
據上述分析人士還透露,現在隆鑫地產有5個商業項目,但是因為在運營能力上面的欠缺導致其在招商問題上出現了很大的問題。
或許這次隆鑫地產在人事方面的變動,不僅將會改變其在戰略布局上不均衡的局面,也將為隆鑫地產在運營能力上輸入新鮮血液。
(來源:觀點地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