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有座金華城,城邊有座白龍橋。橋下外婆在講著那故事,坐在橋上看到星星掉進了那條小河……”金華籍音樂人陳越的這首《江南有座金華城》,讓婺城區白龍橋聲名遠播。白龍橋成了金華城的一個符號、一個標志。
歌詞寫得美,前景是否也迷人呢?答案是肯定的。連日來,正在網上公示的《婺城新區白龍橋區塊控制性詳細規劃》給白龍橋鎮老鎮區進行了更高的定位:完善、強化老鎮區的商業金融、道路系統、綠化景觀、市政設施等功能,重新塑造老鎮區的形象和品位,建成集行政辦公、商業服務、休閑娛樂、居住于一體的宜居型城鎮綜合區。
老鎮區未來要像小城市
白龍橋鎮地處金華城市“一中兩翼兩三角”的西翼,也是婺城區“一城五鎮”發展格局中的第一大鎮、省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在老鎮區的北面,婺城新城區高樓林立,僅中心區域就集聚了超過20個新建樓盤,從五星級酒店到城市綜合體等大型配套,發展速度驚人。與此同時,白龍橋老鎮區也在變化,近兩年鎮中心的金龍橋拓寬了,白沙春曉、玉龍華府、康橋別院等一批新樓盤相繼開發,居住品位提升。但與新城區中心區域相比,在人們眼中,老鎮區的發展似乎還慢了半拍。
“這次控制性詳規的規劃范圍很明確,白龍橋鎮老鎮區,東至紫金南街,南臨浙贛鐵路,西以白沙溪與白門線延長線為界,北以馬海路與金龍路為界,總用地面積為521.58公頃。”市規劃部門有關人士介紹,此舉將進一步改造提升鎮區面貌,完善區塊配套基礎設施,提高區塊環境品質。
看病購物不必往城里跑
據了解,白龍橋老鎮區規劃結構為“一廊、一軸、三心、六片”:“一廊”即規劃區中部東西向步行景觀廊道;“一軸”即貫穿規劃區南北向休閑商業軸線;“三心”是指三個服務中心,分別為行政服務中心、商娛休閑中心和社區服務中心;“六片”是指三個居住片區、一個物流倉儲片區、一個生態休閑片區和一個綜合服務片區。
購物呢?控制性詳規也考慮到了,規劃商業服務設施總用地面積18.51公頃。區塊內商業、商務用地主要安排在華龍路周邊區域,娛樂康體用地主要集中在金龍路至環鎮南路之間,沿金華江一直延伸至實驗中學北側的復合主軸兩側布置,并與商業設施綜合開發,形成規劃區內商娛綜合中心。
(來源:金華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