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精神享受”的興趣日趨濃厚。地處長江南岸的安徽省蕪湖市將“打造歡樂城,發展文化創意產業”作為城市文化發展主戰略,短短五年,“讓人開心一笑”的創意文化產業不僅給蕪湖帶來了百億產業,更是在“開心一笑”中將優秀文化潤物無聲地廣泛傳播。
無中生有的“快樂方特”
創下主題公園發展奇跡
時間回溯到2007年,作為國內最領先的高科技主題公園——方特“歡樂世界”落戶蕪湖開園納客。這一“無中生有”的主題公園,依托中國傳統文化,以聲光電手段模擬各種場景,讓人身臨其境品味快樂。
三年不到,“讓人開心一笑”的方特“歡樂世界”,就成為繼黃山和九華山之后的安徽第三大旅游景點,年接待游客超過200萬人次,并且逐年以5%-15%的速度遞增。
人們對快樂的追求無止境,快樂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同樣讓人意想不到,方特二期“夢幻王國”更是火爆異常。
“今年是方特二期夢幻王國開業第三年,我們嘗試做了夜場,沒想到夜夜火爆,僅七夕當晚游客就達到3萬人次。”蕪湖華強文化科技產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陳祖堯說,短短24天夜場,總計接待游客超過31萬人次,再次締造一個方特奇跡。
2010年12月,方特夢幻王國開園。方特雙園各有側重,科技手段和中國元素互為補充。5年時間,方特兩園已讓1666萬人次“開懷一笑”,年營業額已逾10億。
“開心一笑”
潤物無聲的文化傳承
為人們提供快樂的文化創意產業,無疑是一個新興產業。這一產業不僅給地方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更是在讓人們“開懷一笑”的同時,也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廣為傳播。
“我們發展定位歡樂城市,以歡樂體驗為特色,著力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旅游目的地和文化科技產業集聚區,在優化經濟結構的同時,增強傳播優秀文化的能力和手段。”蕪湖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段玉嘉說。
未來,蕪湖不僅有方特的各類主題公園,還將以歡樂體驗為特色,以高科技主題公園集群為重點,著力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旅游目的地和文化科技產業集聚區。蕪湖力爭到2020年建成10個左右主題公園,年接待游客達3000萬人次,形成傳統文化、流行文化、科技自然三大主題公園集群,加快建設高科技文化產業集聚區。
目前方特三期非物質文化博覽園進入全面實施階段,將按照非遺項目的自然屬性及表演形式,將眾多的非遺文化去粗取精,精煉濃縮在博覽園內,讓游客在一天時間內集中感受到中華傳統非遺文化的博大精深。方特四期、五期正處于前期籌劃中,其中四期“明日世界”將是一個以未來科技為題材的全新公園,演繹“科技改變歷史,科技開創未來”這一主題,五期“復興之路”將圍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宏大題材,充分利用紅色旅游平臺,打造中國首個愛國主義高科技體驗項目。
文化先行引領轉型
“蕪湖現象”耐人尋味
從滿足人們的“衣食住行”,到為人們提供“開心一笑”;從單純追求經濟效益,到經濟發展、文化傳播共贏,蕪湖“歡樂城”的發展軌跡令人深思。
文化先行,不僅是一種精神力量,也是一股強大的經濟力量,在“蕪湖現象”的背后,是一串令人振奮的“文化經濟數據”:2008年以來,蕪湖市文化產業建設項目162個,總投資397億元。2011年,蕪湖文化產業實現增加值35.54億元,與2008年的15.89億元相比,年均增長30%以上。
2012年,蕪湖市出臺了《關于加快文化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意見》,從放寬市場準入、培育市場主體、促進自主創新、推動產業集聚等8個方面對促進文化產業發展做出了具體規定。科技理念和長遠規劃,使一批重點項目如沐春風發展壯大。
圍繞方特的實體公園,“前店后廠”式的動漫創意產業鏈正在形成。目前華強集團的動漫基地、影視基地、創意基地、生產基地等均設在蕪湖。
今年春節期間,《熊出沒之過年》自2月8日在央視少兒頻道首播以來,十幾天時間里多次重播,以3.85%的超高收視率創下央視少兒頻道的收視紀錄。誰也沒有想到,這樣一部高質量的原創動畫作品有著超過一半的“蕪湖血統”。
目前,蕪湖正在以方特為重點,大力發展各類文化創意產業,將文化產業作為轉型升級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從展示當代世界雕塑藝術最新成果的雕塑公園成為蕪湖文化新地標到講述徽商發展濃縮史的徽商博物館;從總投資13億元的酒文化主題廣場雨耕山文化創意產業園到天門山旅游綜合體……一批批文化產業項目緊鑼密鼓建造中。
(來源:新華社 記者:宋斌 代群 楊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