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商業的人不會不知道南京的新街口,做商業地產的也不會忽略南京的德基、金鷹、水游城、1912。在商業或商業地產的版圖里,南京有很多可以自傲和自豪的篇章,但南京的商業硬傷實在不少,其中分布嚴重不均就是最明顯的一個。
南京的商業,傳統上比較集中地區域就是城中新街口、城北湖南路、城南夫子廟近些年,隨著城市的發展,新街口的商業越來越集中,夫子廟的商業也有更新換代的趨勢,再加上萬達、虹悅城等項目的崛起,新街口以南的商業分布越來越密集。而城北在湖南路逐漸沒落之后,卻逐步喪失了商業上的吸引力。
不管是鼓樓紫峰大廈、南京國際廣場、鳳凰廣場,還是玉橋金橋的升級換代,似乎都沒有在城北造成比較有影響力的商業核心。城北的新項目很多,做一個死一個;而老項目衰落也不可避免,想要重振卻困難重重。城北的商業項目,多是中等規模的的商業體,單打獨斗,周邊沒有其他商業項目形成合力,東一塊西一塊,導致商業氛圍總是難以培育,項目除了開業一段時間興旺,一段時間之后往往無以為繼。
中儲國際廣場,位于南京市中央門以北區域。規劃建成面積為71萬平方米大型城市綜合體。總投資70多億元。項目定位為城市功能區大型綜合體,集商務辦公樓、會展中心、交易中心、公寓式辦公、大型商業和城市景觀廣場等多種業態于一體。該項目的建成能不能一改中央門商貿區的生活環境,在城北商圈中脫穎而出呢?中儲國際廣場項目前身是中儲鋼材市場,在以鋼鐵數碼交易為龍頭的總部經濟的基礎上,建成的集各種業態于一體的綜合體,在未來發展上該何去何從?它能擔起“標桿”的行頭嗎?
金盛財智廣場,位于中央門商圈核心,集中商業區域,商業氛圍濃厚,人流較大,消費潛力巨大。項目總建筑面積為12.4萬平米,集商業、SOHO辦公等多功能物業形態一體,豐富的業態組合,互為利益互補。項目的兩個主體建筑分別設置在規劃道路的東西兩側,東側B棟為國際家居廣場,西側A棟為國際建材廣場。項目采用產權式商鋪經營模式,由金盛集團開發并代為運營管理的“售管一家”形式。在投資回報方面,廣場采用商業項目常見的售后返租模式。黃金商業圈和高回報率,似乎是商鋪投資的極佳選擇。但是金盛廣場的產權式商鋪經營模式真有宣傳的那么成功嗎?年8%的收益的背后是否掩藏著不利條件和潛在風險?
南京常發廣場,項目位于南京市玄武區紅山路地塊,西至紅山路、北至南汽物流依維柯、南至斯柯達專賣店,項目總建筑面積約21萬平方米, 擬建為一體式多功能項目,包括辦公、商業以及餐飲、娛樂等相關配套設施。目前,項目已經公開售樓處,項目共有4棟樓,1號樓為開發商自持,底層商鋪對外銷售,2-4號樓為酒店公寓產品,小高層,毛坯交付,共計711套,1-4號樓底層商鋪將對外銷售,共計91套。項目具體開盤時間還沒有確定,這個項目的進駐,能不能將城北的商業帶上一個新臺階?這個項目能不能成為城北的“標桿”呢?
除此之外,城北的商業項目還有中央金地、復地新都國際等,在這些項目中,哪一個才是城北的“標桿”呢?作為“標桿”,應該具備怎樣的氣質呢?在城北,商業體發展遭遇瓶頸之際,這些項目中,誰能夠帶領城北的商業發展?
(來源:搜房網 商務記者部:熊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