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近日在南京召開的“2013中國快餐團餐小吃產業大會”上獲悉,在高端餐飲業經營慘淡的情形下,快餐業的需求卻日益增長,銷售呈持續增長態勢。但本土快餐普遍存在規模偏小的狀況。
據介紹,1-8月,國內高檔餐飲企業近九成營業額同比大幅下降,下降幅度較少的為10%-20%,平均為30%-40%,高的可以達到60%-70%。相反,真功夫、一茶一坐、味千等快餐表現強勁,索迪斯、千喜鶴、金豐等品牌團餐發展迅猛,湘鄂情、凈雅等傳統正餐也開始步入團餐、早餐行業。“對目前市場的粗略估計是,按人均每年快餐消費100元計,中國快餐市場每年應在1300億元以上。”中國飯店協會會長韓明說,“目前我們強調餐飲業要回歸本位,餐飲業應該研究地球上50多億人、中國14億人口的一日三餐的需求,這個需求就是包括團餐、小吃在內的快餐。”
省餐飲行業協會秘書長于學榮介紹,江蘇省快餐企業營業收入保持增長,新型業態團餐、休閑餐飲在全省餐飲服務收入中占比持續提高。“我省快餐業中經營主體仍然是中式快餐為主,約占快餐市場份額的68%。中式快餐消費群年齡在25歲至44歲之間,調研發現,隨著消費者年齡的增長,喜歡中式快餐的明顯增多。”
據了解,大行業小公司,是國內快餐業的現狀。目前我國快餐業總體仍處于小、散、弱的狀態,與國際知名餐飲公司相比,中國快餐公司的企業規模、標準化、市場定位與國際化等差距較大,企業資本規模小,連鎖化進程慢,呈現出產業化程度較低的發展態勢。拿團餐來說,上十億的團餐企業寥寥無幾,差不多是在三到五個億的規模,大部分銷售額規模較小,都是一個億以下。業內人士認為,快餐業的“蛋糕”很大,本土企業的“食量”偏小,是由于中式快餐品種開發緩慢,生產研發能力弱,標準化工業化進程有待加強。
記者在會上了解到,商務部正在會同有關部門降低大眾化餐飲營業稅征收標準,力爭降至3%。從民生類的早餐等餐飲企業減征營業稅,同時規范中央廚房和連鎖門店重復征稅的問題,降低銀行卡刷卡費,將民生餐飲按照0.38%刷卡費率執行,其他的按0.78%的刷卡費率執行。
(來源:新華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