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長僅43.2公里的香港地鐵,每年地鐵商鋪所帶來的經濟收入過百億港元;高達280萬人次的日客運量也造就了“時代廣場”、“置地廣場”等一大批購物天堂,被譽為“世界上唯一盈利的地鐵”。而國內一線城市如北京、上海等地鐵運營以來,盡管盈利不及香港地鐵,但地鐵對于周邊商業卻顯示出極強的帶動性,最典型的要數上海莘莊站,這個地鐵始末站周邊的商鋪10年內翻了8倍多,有的甚至比上海市中心旺鋪還貴。
那么,作為與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比肩的第四大消費城市,杭州地鐵1號線開通一年來,地鐵給這座城市的商業格局帶來怎樣的變化?地鐵站內商業以及站口周邊商鋪的情況又是如何?為此,記者采訪了杭港公司,中原地產商業部等相關人員,并深入地鐵沿線各站點以及周邊商鋪,為讀者探訪第一手資料。
30多個商家入駐,站內商鋪租金未漲
據杭港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杭州地鐵運營一年來,車站內主要引入了品牌形象較好、運營管理能力也較強的華潤Vango便利店,與地鐵同步開業一年來,給市民提供了便捷生活的同時,也成了地鐵內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由于地鐵特定的環境和客流特點,比較適合便民服務類的業態,譬如便利店、面包甜品店、休閑食品店等。目前入駐地鐵車站內商鋪的主要品牌有華潤Vango、可莎蜜兒、自然派休閑食品、COCO奶茶、羅森便利店。
除了站內商鋪,地鐵1號線共規劃在鳳起路站、城站站、臨平站以及文澤站這4個地鐵站內設商業街。今年8月8日,鳳起地下商業街作為杭州首個地鐵商業街正式開張營業。目前共有30個左右的商家入駐鳳起路地下商業街,據商家反饋,經營情況較為穩定,相信隨著地鐵客流量的穩步攀升和周邊嘉里等項目的推進,鳳起路站的商業氛圍會越來越濃。
據悉,一年來,杭州地鐵站內商家尤其是鳳起路商業街的商家還沒有更新換代,所以租金至今沒有調整。目前商業街已經移交給杭港公司,隨著商業街各方面情況的日趨成熟,杭港公司也會借鑒香港地鐵的經驗,采取更市場化更靈活的商業運營措施和推廣計劃。
市中心地鐵旁商鋪租金最高上漲50%
杭州地鐵從市郊穿城而過,一年來,給市中心地鐵旁的商鋪租金帶來一定的漲幅。如鳳起路地鐵站開通后,對孩兒巷附近以及延安路口商鋪的影響還是相當明顯的。來自中原地產商業部的統計數據,地鐵開通前,該區塊商鋪租金均價為10元/天/平方米;開通后,均價為15元/天/平方米,漲幅為50%。此外,西湖文化廣場地鐵口商鋪也有不俗的表現,開通前租金均價約6.5元/天/平方米;開通后,均價約為8元/天/平方米,漲幅為30%,除地鐵帶來人流外,西湖文化銀泰也吸引了一部分的人流。
中原地產商業部研究員葉愷熙告訴記者:“因為受到電商、購物中心、人工房租上漲以及國內經濟不景氣等諸多因素的影響,街鋪整體上已經沒有之前受歡迎,所以盡管地鐵對市中心地鐵旁的商鋪租金帶來一定的漲幅,但整體漲幅不是很理想,或許真正的發力期還沒到來吧。”
然而,大部分的地鐵口對周邊商鋪的影響不大,有的甚至根本沒有變化,如打鐵關地鐵站,因為周邊的商鋪距離地鐵口有一定的距離。此外,往九堡、喬司、下沙、臨平等方向過去,地鐵口都在小區集中的地方,所以也增加了小區的入住率,為商鋪帶來了客流量。調查顯示,距離地鐵口較近的商鋪因為地鐵帶來了人流量,出租率以及租金都有所上漲,如開通前租金價格在4元-5元/天/平方米,開通后租金價格在5到6元左右,漲幅10%到20%。
鳳起路商業街,吃食旺服飾淡
面對網絡購物的爆炸式增長,同樣以年輕消費群體為主的地鐵商鋪還有未來嗎?作為杭州地鐵的第一條商業街,鳳起路站商業街會不會成為杭州地鐵衍生下的第一顆金蛋呢?
鳳起路站位于杭城最熱鬧的街中心,是地鐵1號線的重要站點,與地鐵2號線鳳起路站采用通道換乘。此處熱鬧華麗,與延安、武林商圈一脈相承,未來還可與在建的嘉里中心無縫對接。擁有地鐵、成熟商圈、游客三重客流,是杭州商業中心所在,被寄予厚望。記得去年剛開始放出招租信息,一個月內就有近千戶商戶爭搶。
除去這里的商業氛圍,這里也是老杭州人耳熟能詳的居住區,孩兒巷、江山弄、燈芯巷、觀巷等等都是百年老巷了。此處老小區為主的二手房掛牌價格2.4萬元-3萬元/平方米。
記者從武林站乘坐地鐵來到鳳起路站,信步走到無縫對接的鳳起商業街,這條總面積3000余平方米的商業街北起鳳起路站C2出入口,南至C5出入口。開街后,鳳起商業街每天的營業時間是從早上9點到晚上9點30分。目前有中國銀行、中國移動、羅森、老娘舅、金夫人婚紗攝影、僑治美發、可莎蜜兒、銀時代等約30個品牌商家,涵蓋餐飲食品、美容美發、服裝飾品、通信數碼、便利店、銀行等各種業態,具備時尚、快捷、輕便、大眾的消費特性,基本可滿足地鐵乘客和周邊市民的一站式購物需求。
“開張2個月來,沒有驚喜也沒有失望。”商業街的飾品店盛品堂工作人員表示:“每天都有客人,沒有零營業額,但也沒有想象的那么多,平均一千來塊錢,周末會好點。和其他分店比有落差,和我們自己的收支平衡點來比,每天還虧五六百元。”
與其他地鐵站相比,這里餐飲明顯增加。日本著名的“羅森”便利店里提供各式各樣的盒飯、包子;商業街南邊盡頭的“可莎蜜兒”有蛋糕面包;“老娘舅”里有中式套餐;此外林安食品和自然派兩家零食店。
老娘舅的銷售人員告訴記者:“今天有三分之一的顧客來自地面,主要是附近寫字樓的白領和商戶。”林安食品的王小姐也表示,銷售額中有近兩成來自地面:“上面就是浙大兒院,不少顧客下來買零食去看望小朋友。”
不過,商業街上的幾家服裝店可謂是門可羅雀。一位服裝店店主表示壓力還是蠻大的:“租金22元/天/平方米起步,加上裝修成本、水電費、人工等,20平方米的商鋪一個月成本最起碼2萬元。”盡管鳳起路站的客流量頗大,在整個1號線中位列前五六名,但部分低成本經營的商家坦言心中沒底,最終如何還需要時間驗證。
三個始末站效應尚未爆發
杭州地鐵1號線有3個始末站:蕭山湘湖站、余杭臨平站、下沙文澤站。按照傳統的軌道交通商業理論,地鐵始末站由于有大量乘客需要換乘公交、私家車或自行車,從而在車站邊形成豐富的步行人流,能有效帶動起商業的繁榮。成熟的商業,加上相對低廉的居住辦公成本,自然就會吸引市中心的通勤族慢慢進駐。專家稱之為“地鐵始末站效應”。
說起地鐵始末站效應,人們很喜歡以上海莘莊為例。莘莊站是上海地鐵1號線南終點站,雖然位于遠郊,但周邊商鋪的價格,卻比市區的有些商鋪還要貴。然而記者實地探訪杭州地鐵1號線的3個始末站,發現自行車、電動車甚至私家車換乘的相當多,可以說已經聚集了不小的客流量,但反映在商業業態上,并沒有很強的優勢。
湘湖站:出站口滿是小攤販和黃牛車
從武林站到湘湖站約30多分鐘,湘湖站的規模是1號線江南段最大的,但是站內商鋪也只有華潤萬家旗下的VINGO便利店,和其他普通站點差不多,并沒有其他商鋪入駐營業。據一位每天坐地鐵來往湘湖站至武林站的楊先生表示,湘湖站地處城郊結合部,附近僅有寥寥數個居民區,而且新盤所剩無幾,基本上以二手房為主。奧蘭多小鎮和蘇黎世小鎮是距離湘湖站最近的兩個小區,目前二手商鋪約3萬元/平方米,比市區商鋪低很多。
記者走出地鐵站,發現地鐵口沒有配建任何商業設施,但人行道幾乎被販賣各種零食、水果和日用雜貨的小攤占滿,候客的出租車和黃牛車排成了長隊,迎合地鐵開了也不久的飲料小吃鋪也是生意火暴。而在一年前,這里還是幾乎路上連行人都見不到的過境道路。
湘湖站的位置,加上周邊樓盤入住情況,決定了此處商業配套必將與旅游、娛樂相結合。湘湖站最為吸引人的當然是湘湖,隨著蕭山區重點旅游項目的湘湖二期的開發完成,此地的游客多了不少,周邊的杭州樂園、爛蘋果樂園每天吸引著游客來此游玩,商業配套也大多集中在兩個游樂園內。
湘湖站周邊兩公里左右的范圍內,有東湖社區、湖頭陳社區、東湘村、毛家里等幾處鄉村農居點,湘湖站的開通,對于他們去往蕭山城區、濱江和杭州都提供了不少方便。盡管因配套規劃的原因,杭州地鐵始末站的吸金效應尚未呈現,但人們仍能強烈地感受到始末站巨大的商業需求。
目前湘湖站各個已入住小區均有一些底商,如湘湖家園的底商已經相對成熟,但是大型商場還比較缺乏,周邊沒有大型的商業綜合體項目。
住在周邊的陳阿姨告訴記者:“來我們湘湖旅游的人本來就很多,我們當然是希望人多點,生活配套也多點,現在買東西要去聞堰鎮上真的很不方便。”整個湘湖站周邊,都在等待著優美的環境和施工中的地鐵的結合。等到杭州汽車南站遷至風情大道濱江區塊,湘湖北面區塊以后將成為杭州最繁忙的區塊之一。可以預見,圍繞湘湖站有望形成一個區域性的商業中心。
臨平站:成熟配套商業氛圍頗濃
臨平一直被稱為“小杭州”,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臨平站地處主干道迎賓路和世紀大道交界處,是地鐵臨平線的終點站。這也是臨平新老城區的分界點,站點以北是老城區,以南是臨平新城。因此,臨平站的配套也是3個始末站中最為豐富的:中都百貨、銀泰百貨、利群購物中心、家樂福、沃爾瑪等老城區的大型商業配套;未來,臨平新城將成為臨平最大的金融貿易、商務辦公、會議展覽、商業購物中心。目前,包括市民中心在內的相關行政機構都已搬遷至此。以迎賓大道為中心,道路兩側還將有大量的商業物業及公建配套出現。
臨平站內商家依舊唯有VINGO便利店,不過臨平地鐵商業街已經開始招商了,打造成服務于周邊固定人群的“生活表情館”,10個出入口延伸空間規劃成為總面積2800余平方米的13個商鋪,租金4元/天/平方米,相比地鐵1號線鳳起路站地鐵商鋪22元/天/平方米,是具有價格優勢的。主要招商業態為連鎖餐飲、便利服務、精品購物等。連鎖餐飲分布在站點2號及6號出入口之間,便利服務分布在商鋪最北端,最靠近居民區,精品購物則分布在與未來臨平Mall接壤區域。
周邊樓盤供應量相當大,臨平地鐵口的我愛我家業務經理莫先生說,有不少在九堡、下沙工作的年輕人選擇了在臨平買房子,主要看中的就是地鐵帶來的便利交通。由于這是一個非新興市場,商業氛圍相對獨立和成熟,整體上以傳統商業為主。地鐵開通,將出現以交通為導向的綜合體商業模式,未來輻射范圍包括星橋、臨平山北、塘棲等地。
文澤站:院校區的時段性明顯
文澤站地處下沙大學院校區,乘坐地鐵的主要是周邊大學生,這就帶來了明顯的校區時段。也就是周一到周五淡,周六周日比較旺。
站內依舊只有VINGO便利店,1.5元的包子和茶葉蛋賣得比較好。走出站口,只在文澤站A出入口附近有一排臨時搭建的工棚商鋪,開著便利店、武漢鴨脖子店、果麥飲品、多喜麥包子等小店鋪。果麥飲品店一位年輕的店員告訴記者:“這里只有周末生意好,平時只能很淡,主要就是學生,最淡的時候一天也只有幾百塊營業額。”包子鋪的店員表示贊同:“雖然周邊沒什么商鋪,但我們的生意也很一般,平均千把塊一天吧。國慶期間客流量倒是很旺,但是為了控制地鐵人流量,這個A出口被關閉了,等于我們也沒賺到十一長假的錢。”
其實,文澤站從配置來看并不是始末站的規劃,下沙真正的始末站是在江濱站,江濱站附近樓盤眾多,目前大量的入住率為地鐵商業提前鋪就了人氣,未來會是杭州地鐵相當旺的始末站。
(來源:住在杭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