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到山前必有路。世界最大的零售商沃爾瑪近日在華又有新舉動。有媒體報道稱,沃爾瑪在華購物中心投資開發項目已經正式啟動,兩到三年的開發周期內,以沃爾瑪購物廣場或山姆會員商店為主力店的首批沃爾瑪購物中心有望亮相。
無獨有偶,近期,北京首家掛牌入市交易的地下空間地塊北京市國家雕塑園地下文化娛樂中心項目用地,經現場競價后由北京物美置地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擬3.22億元競得。
作為零售業巨頭,兩家企業進軍商業地產領域在華并非首家。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09年,全球三大零售業巨頭TESCO樂購進入中國后,就布局進軍地產開發領域。
沃爾瑪中國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坦言,沃爾瑪致力于通過多種形式為我們的顧客提供高品質的服務和購物體驗。沃爾瑪亞洲不動產正在積極開發建設以沃爾瑪或山姆會員店為主力租戶的購物中心,以創造更好的綜合購物環境。
在中商情報網產業研究院行業研究員陳天宇看來,不少零售業已經將進軍房地產業作為企業發展的轉折點。
陳天宇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零售企業往往通過PE和VC來獲取融資,但是近兩年,整體經濟發展放緩,消費動力不足,零售業特別是實體零售越來越難以獲得資本的青睞。
“受現在消費者購物習慣變化、電商快速發展等因素影響,加之傳統零售業市場高度細分競爭異常加劇,傳統零售業亟須調整經營模式以確保長遠發展。而商業地產項目一般開發風險相對較小,后期利潤回報較穩定可預期,一直是商界青睞的項目。運作成功者莫若快餐巨頭麥當勞,通過發揮品牌溢價的作用,麥當勞從地產方面獲得的利潤已經大大超過餐飲方面的獲利。”合合文化傳播總經理羅高瞻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說。
早在2012年,我國的零售業就持續萎縮。據《中國證券報》統計,2012年,63家零售企業公布的年報顯示,約占零售類上市公司總數的9成,63家零售企業的營收總額為5279.06億元,同比增長10.6%,凈利潤總額為168.37億元,同比下降4.8%。
陳天宇介紹,在零售行業進入慢增長期、利潤微薄的情況下,零售企業開始謀求新的出路,向利潤率更高的領域進軍,開啟多元化、綜合性的經營之路。
雖然傳統零售行業其業績有走下坡路的跡象,從另外一個角度看,零售企業轉型房地產領域,會面臨哪些挑戰?
陳天宇表示,零售業選擇進軍房地產業,大量熱錢的涌入讓商業地產發展面臨結構性過剩的泡沫化傾向,商業地產的過度開發,造成了高空置率。
中商情報網監測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大城市的購物中心整體空置率上升,二線城市的平均空置率為10.5%,高于2011年的10.2%。而在一線城市,空置率從2011年的7.9%增加至2012年的8.4%。
羅高瞻也認為,如果品牌管理不善,反而會削弱整體價值。目前,各類商業地產形態的競爭已經非常激烈,后入者如果對項目定位把握不準,切入的地點時機沒有找好,這場戰將會打得異常艱辛。
雖然零售巨頭此次進軍房地產領域引來很多業內人士的質疑,但從另外一個角度看,羅高瞻認為,零售業進軍房地產給企業帶來的將是跨行業綜合管理優勢。沃爾瑪等進軍商業地產很大程度上是想利用自己的品牌優勢,帶動區域內一系列配套產業的發展,提升地塊整體商業價值。大型零售企業的發展本來就一直和商業地產緊緊聯系在一起,零售企業在自身壯大的過程中加大了區域商業地產的價值,零售巨頭再進軍商業地產可以說是水到渠成。
“房地產行業的金融屬性非常明顯,零售業的購物卡管理等也和金融息息相關,這對許多零售商未來拓展金融領域的商機吸引力也非常大。此外,中國經濟目前正逐步升級為內需拉動型,城鎮化進一步深化帶來新的消費市場,未來商業地產的發展空間還很大。”羅高瞻認為。
(來源:中國產經新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