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外媒曝出SOHO中國將出售上海的三個項目。消息一出,讓正在被熱議轉型成功與否的SOHO中國又蒙上了一層迷霧。
據外媒報道,目前SOHO中國打算出售上海市北部虹口區的兩個商業地產項目,以及中部靜安區的另一個商住兩用項目。并稱,本次出售涉及整體項目,不會分開出售項目中的各個單元。
究竟是什么原因讓潘石屹決定出售這些項目?曾經大舉進軍的上海市場為何又令其萌生退意?對于坊間的猜疑,潘石屹在微博上表示,“開門做生意,買進賣出很正常,大家千萬別過度解讀”。
整體出售上海三項目
據報道,打算出售的這三個項目分別是位于上海市北部虹口區的兩個商業地產項目,以及中部靜安區的另一個商住兩用項目。
大刀闊斧邁入上海市場的潘石屹,積累了超出北京近三倍的開發體量,并由此擁有了轉型發展的巨大資本,為何又會將手中的“棋子”出手?重重疑問之下,潘石屹與張欣卻輕松作答。
“有媒體說SOHO中國模仿李嘉誠拋售上海3個項目,這個解釋是錯誤的。 我們同時看好北京上海未來的市場。正在優化投資,達到兩地平衡。SOHO是北京上海最大寫字樓開發商,擁有200萬平方米在建和建成物業。開門做生意,買進賣出很正常,大家千萬別過度解讀。”昨日(11月11日),潘石屹發微博回應。
隨后,張欣立馬轉發了這條微博,并添加了簡短的幾個字“別過分解讀”。
市場生變令轉型壓力增大
“雖然不能說潘石屹重金布局上海的戰略是錯誤的,但市場在變化,經濟降溫后,企業融資需求欲望沒之前那么強烈,全國寫字樓的價格都在回落。”克爾瑞研究中心總監薛建雄對記者說。
在薛建雄看來,目前潘石屹有意出售的這三個項目所處的區域租金上漲乏力,商辦氛圍也并不濃厚。
“作為商人,最重要的還是要考慮盈利。究竟是建好之后整棟出售還是租金打包出售股權,還是直接凈地出讓,無非是選擇最合適的方式。而潘石屹也許也能看到這個區域盈利預期并不樂觀,與其到后續加大風險,不如直接賣地最劃算。”上述分析人士表示。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上半年,上海超甲級和甲級寫字樓存量達到620萬平方米。未來數年,上海寫字樓新增供應還將大大增加,空置率也將相應增長。預計2015年新供應將達到200萬平方米的新高。
寫字樓的降溫,無疑讓以寫字樓開發為主業的SOHO中國未來將面臨一場更大的挑戰。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