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一太平戴維斯最新發布的上海商鋪市場報告顯示,第三季度上海商鋪整體供應量加大,且租賃需求持續放緩,但核心商圈購物中心空值率仍然環比下降1.0個百分點至3.1%,因此租金出現趨勢性下調的可能性較低。這主要由于餐飲租戶大舉入駐,對第三季度市場吸納貢獻較大。
報告還指出,整體零售市場增速放緩,網店對實體店鋪的沖擊不減,餐飲正為購物中心著力營造蓄客業態。較連鎖服飾品牌而言,餐飲品牌對業績信心略強,因而仍有較好的底租支付意愿。
“隨著多個品類擴張意愿走緩,餐飲類租戶成為市場亮點,各價位段及菜系的餐廳均有成交,”第一太平戴維斯中國市場研究部主管簡可表示,“核心商圈項目新出的餐飲面積往往被迅速搶占;而在新興區域的新項目,業主為確保人流量,帶動其他商戶入駐,首要鎖定的也往往是大型快餐連鎖、咖啡或本土較知名大型餐飲。”
對餐飲租戶而言,租金及用工成本上升成為制約其擴張的重要阻力。“我們注意到一些商場的單元餐廳面積有所下調,譬如正大廣場及新開業的iapm均在高區樓層設置了多家面積僅250平方米左右的餐廳,多為港式點心、東南亞菜系及日式壽司店,單價亦略高于同類大型餐飲。”簡可認為,“此舉有利于租戶控制物業支出及用工人數,業主方則可最大化租金收益,而選擇范圍的多樣也利于帶動更多食客前來消費。”
中低價位的美食廣場同樣表現活躍。第三季度,在淮海中路、南京西路及四川北路均有此類業態開放迎客。美食廣場為許多微型低成本餐飲提供了入駐購物中心的機會,經營水平及模式亦趨多樣。雖然此類業態多由各專業公司負責運營,但有的業主已嘗試自主運營。
(來源:上海商報)
古古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