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鄰購網:www.lingou.com)
無論是在便利店、超市還是購物商場,我們都會看到一樣的物品有不同的幾個品牌,一時之間消費者就會有所猶豫對這幾個品牌進行比較,不知道哪個更好,在比較中他們會找店員來進行品牌介紹或是直接讓店員來推薦一個較好的。
有時候,店員可能對這類商品不十分了解,或是正在忙于其它顧客上顧不上,隨便說了幾句,敷衍了事,應付一下,倘若好了,這位顧客可能就是我們的好宣傳員,倘若用了或者食了不好不合自己的口味,那么,我們就有可能被誤解,被理解為是在推銷商品,有王婆賣瓜自賣自夸之嫌。
有句廣告詞:“不看廣告看療效。”在日常的經營活動中,對一些不太了解的商品,盡可能地讓顧客個人選擇,尤其是在忙碌中,顧不上與顧客進行祥盡地交流時,尤為注意。
一次,店里來了一位一個小區居住的熟人,他讓給推薦個品牌的煙,說某某煙不好抽讓我給他推薦一下,當時,我正忙著跟推廣員核對帳單,怕出現差錯,便順口說了一個。沒過多久,另外一熟人來到店里對我說道:“你上回給誰推薦的煙人家覺得不好抽,扔給我了,他又到某某那里重新選了一個�!贝嗽挍]有怪罪之意,只是隨便說說,卻是,說者無意,聽者有心,此時,令我很難堪,心里不是滋味。
細想,每個人口味的不一樣,喜好的不同,經濟條件有別,作為經營者是一片好心好意,肯定會給顧客推薦自己感覺好的,有時候也就順口一說,卻成了事與愿違,顧客或許不認同,又覺得不好意思,只得到其它地方重新選擇,這對我們而言,是一種損失,損失的不是少銷了一個商品,而是讓顧客心里不舒服,不滿意,結果可能就失去了這個顧源。
所以,在給顧客推薦商品的時候一定要慎重,要根據消費者自身的喜好來選購,不可一時敷衍或一時應付差事,我們的建議看似簡單容易,其實給我們的經營埋下了伏筆,如果我們推薦好了,那我們就多了一個宣傳員,反之,我們可能就會永遠的失去了一位顧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