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九銀十”概念蔓延到商業地產領域,反射出住宅轉型而來的開發商對商業項目的操作還處于迷茫階段。
“金九銀十”向來被認為是住宅項目銷售的良好時機,但自從住宅開發商紛紛轉型開發商業地產項目之后,“金九銀十”的概念也被蔓延到商業地產領域。據中國最大商業地產全程服務機構RET睿意德統計,二三線城市在今年“金九銀十”期間推出的可售型物業中,商業物業占比將近20%,往年該比例維持在10%左右。一些三線城市推出的商業物業甚至遠遠超過了這個比例。以昆山為例,“金九銀十”期間,可售型商業物業項目占同期推出的可售型物業項目數量的58.8%。
據RET睿意德高級董事王玉珂介紹,許多大牌開發企業都鉚足勁要在“金九銀十”沖擊2013年的收成。從之前披露的上半年業績報表來看,一些企業“時間過半、任務卻未過半”,比如恒大和富力地產;一些如越秀等企業則在中報后提高了年度銷售目標。為了完成預定銷售目標,這些企業必須抓住今年的最后機會。
“懸而未決的房產稅以及房地產長效調控機制,讓企業感覺市場上方始終懸掛著達摩克利斯之劍而不得不時刻有著危機感,不少企業預計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政策信息將明朗化。以該時間點向前推算,2013年‘金九銀十’階段或許是走量出貨的最佳時機,甚至有可能是最后時機。”王玉珂指出,“以上這些因素綜合在一起,讓今年開發商迎接‘金九銀十’的策略變得更加激進。”
而這種激進策略也被應用在商業地產領域里。RET睿意德調研發現,為了搶占金九銀十市場,保利、萬科、富力等在多個二三線城市都推出了大量的商業物業,并且給出了優惠的折扣條件。RET睿意德的調研數據顯示,可出售的商業物業大多位于新興商業區域,以乙級寫字樓、地鐵商業和社區型街區商業為主。
值得注意的是,商業地產本沒有“金九銀十”概念。王玉珂認為,由住宅市場移植而來的“金九銀十”,反射出住宅轉型而來的開發商對商業項目的操作還處于迷茫階段。“如果說住宅是快消品,那么商業地產項目就是中餐。前者講究的是高周轉,可人為制定推盤節奏;后者則更講究火候,注重商業發展的‘慢’規律。可惜的是,相較住宅,商業項目對于資金的需求壓力更大。若未找尋到合適的盈利模式,商業項目對于資金的需求會逼迫部分開發企業對商業地產項目也采用短平快的住宅開發思路。”
(來源:商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