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井百貨外埠市場頻頻觸礁 線上盈利無望 作為全國性百貨數一數二的典型,王府井百貨近年來卻麻煩纏身:新開發(fā)的外埠市場頻頻觸礁,曾經放手一搏的主題百貨終告失敗,線上業(yè)務盈利無望。此外,新項目預期外的虧損打亂了其面世日程,王府井百貨決定放慢步伐,稍作喘息。
電商摧枯拉朽,百貨業(yè)利潤下降已成為常態(tài),閉眼收房租的好日子不再,百貨苦覓重煥生機的模式,只是,在充滿不確定的變革道路上,百貨業(yè)正在迷茫轉型,而王府井百貨的掙扎也成為行業(yè)中的一個縮影。
門店受挫
今年前三季度,王府井百貨實現(xiàn)營業(yè)收入145.36億元,同比增長9.93%;凈利潤5.23億元,同比下降4.62%。其中,新店虧損1億多。
王府井百貨近兩年新開的門店陷入了漫長的養(yǎng)商期,日前有報道稱,王府井百貨的次新店培育期超出預期,新店開業(yè)計劃因此順勢延后了,原定今年底明年初開業(yè)的焦作王府井百貨推遲至明年開業(yè),原計劃2014年底開業(yè)的4家購物中心則于2015年開業(yè)。
數據顯示,王府井百貨去年和今年開出的5家新店中,除了西寧店外,其余門店(湛江、福州、撫順、鄭州4家店)持續(xù)虧損,1~9 月共虧損1億多,超出虧損指標。
有分析指出,王府井百貨次新店虧損超預期,主要是市場環(huán)境和整體消費行情影響。宏觀經濟環(huán)境不景氣、成本壓力大,零售企業(yè)的日子都不大好過。2012年百貨零售額的增幅為14.3%,扣除價格因素后僅為12.1%,而今年上半年增速繼續(xù)下降,增幅大約在8%左右。
盡管受大環(huán)境的影響很大,百貨在全國連鎖化的過程中自身也存在一些問題。中國購物中心產業(yè)資訊中心主任郭增利認為,根據以往的經驗,百貨進軍新市場必須先養(yǎng)商,再集中發(fā)展。但這個前提是要有足夠的市場環(huán)境,施展空間比較大。而且在實際消費沒有同步增長的情況下,市場難以消化,百貨的培育期就被拉長了。
禍不單行,王府井百貨在大本營北京的發(fā)展也不順利,旗下hQ尚客百貨在主題百貨的“幌子”下活得并不滋潤,一直以來人流稀少,近日退出了北京大鐘寺中坤廣場。
對此,王府井百貨方面表示,業(yè)主方大鐘寺中坤廣場要轉型成寫字樓,hQ尚客百貨撤出。同時強調將保留原有團隊,王府井正在各地選址,延續(xù)hQ尚客百貨的運營。
事實上,2010年開業(yè)的hQ尚客百貨似乎一直在養(yǎng)商,客流稀少,人氣不旺。普遍的觀點認為交通是最大的桎梏。中國連鎖經營協(xié)會副秘書長楊青松指出,hQ尚客百貨附近的交通非常不便,只有一個地鐵站,周邊雖然有一些公交站,但都是過客,難以形成有效客流,此外,停車也很麻煩。
不過,在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教授陳立平看來,更為關鍵的是hQ尚客百貨沒有做出特色。雖然近幾年很多百貨提出做主題百貨,但幾乎都是徒有虛名,不能向消費者傳遞應有的價值以及體驗。
攀附電商
王府井百貨走在變革的十字路口上,當關店、虧損的警報聲響起,未來何去何從?應對挑戰(zhàn),最簡單粗暴的辦法是做電商。王府井百貨計劃電商項目投入1.02億元,并組建了132 人的電商團隊。
事實上,王府井百貨在2007年就開始試水電商,不過,直到2011年才專門成立了電子商務中心,2013年正式上線王府井網上商城。
與王府井熱情投入電商相比,現(xiàn)實比較骨感,今年6月有消息稱王府井網上商城的單日成交額僅1000多元。面對業(yè)內的風言風語,王府井百貨的高管急忙出面撲火,回避提及尷尬的銷售額。“我們對王府井網上商城的定位,一是品牌傳承,二是資源整合,推動品牌互動體系的建設。”
王府井百貨CIO劉長鑫表示,我們希望將網上商城打造成多渠道的一個平臺。網上商城作用主要是全渠道服務體系的建設和在互聯(lián)網上引進新客流。從目前來說更多的是平臺建設問題。
此后,王府井網上商城上線后做了一些調整,網站改版,并且增加了一些和線下相通的功能。
在雙11電商大促時,王府井百貨搭乘順風車,借電商加入促銷大戰(zhàn)。王府井百貨啟動全渠道促銷行動,線下30余家實體店、網上商城、手機APP三位一體,“線上購物,享線下服務;線下購物,享線上優(yōu)惠”。
促銷活動明顯帶動了王府井網上商城的流量,日均IP從1800上升到7.2萬。王府井百貨從11月8日起就展開促銷活動,試圖截流天貓等電商,頗有勢均力敵的意味。
盡管王府井在網上商城頗下了一番功夫,但與同樣牽手電商的銀泰網相比,仍然差得有點兒遠。
在百貨電商領域,銀泰網可謂獨領風騷,近日又大膽攜手天貓尋求O2O戰(zhàn)略合作。天貓銀泰商業(yè)精品旗艦店雙11當日銷售額高達3700萬元,與銀泰旗下29家實體商店去年每日平均銷售額相當。
在劉長鑫看來,銀泰天貓合作很正常,這是企業(yè)根據自身的想法,利用社會資源做出的選擇。他表示,王府井百貨也會考慮這種合作方式。
北京昭邑零商管理咨詢公司首席咨詢師劉暉認為,銀泰能把電商做起來的關鍵在于把電商獨立起來做,擁有獨立的團隊,加之做得比較早。
不過陳立平并不認可這種做法。“銀泰是把電商做成了體驗。”他認為百貨和電商是矛盾的。“百貨走品牌路線,而消費者在網上尋求低價格,如果百貨也尋求低價格就把百貨做死了。所以百貨在網上伸展的余地很小。”他根據國外的經驗,將網上商城定位為百貨服務的延伸,信息溝通的平臺,用以維系忠誠顧客。
郭增利認為百貨做電商并非一蹴而就,現(xiàn)在百貨還沒有強有力的創(chuàng)新,在逐漸摸索,線上線下融合也才剛開始,還不好判斷誰能走到最后。
隨波逐流?
其實,在線上線下如何協(xié)同發(fā)展方面,王府井百貨公布了很多詳細的規(guī)劃,提出多種改革的措施。不過,也有人質疑王府井百貨是病急亂投醫(yī)式地發(fā)展。
在線上布局方面,王府井方面表示,除了設立的王府井網上商城,為了引流,還會考慮是否在天貓等平臺上開店。在保證線上線下同類商品同價前提下,同時允許各門店自己做促銷。
在傳統(tǒng)零售企業(yè)備受詬病的會員管理上,王府井百貨希望打通線上線下渠道,提升會員體驗。據了解,王府井百貨的600 多萬會員中,140 多萬會員是活躍的,眾多是睡眠狀態(tài)的。目前,王府井百貨將客戶分為5 級,未來會分得更細,根據會員的訴求、社交來分級。
同時,王府井百貨提出向全渠道轉型,計劃在春節(jié)前完成全部門店的Wi-Fi鋪設,引入店內定位系統(tǒng),上線APP以及與微信合作。
劉暉認為,王府井的轉型方向事實上也是潮流推動。
今年是王府井百貨全渠道轉型元年,計劃利用三年時間完成全渠道的轉型。中投證券分析師表示,全渠道轉型期,王府井百貨的業(yè)績將面臨嚴峻挑戰(zhàn),盈利能力的提升最快也要在2016 年體現(xiàn)出來。
此外,在未來的規(guī)劃中,王府井百貨宣布將加快購物中心和奧特萊斯業(yè)態(tài)發(fā)展,探索與品牌商進行深度聯(lián)營,并計劃開發(fā)自有商品品牌。
郭增利認為,王府井收購春天百貨后,百貨、購物中心、奧萊三種業(yè)態(tài)齊頭并進發(fā)展,有利于分散風險,抵抗經濟波動給某些業(yè)態(tài)的影響。
在百貨業(yè)突圍路徑還不明朗的情況下,王府井百貨提出多種轉型途徑,在楊青松看來,王府井百貨朝著業(yè)內普遍認可的方向轉型,只是阻力和難度很大。
盡管很多人認為百貨自營是出路,但是轉型難度很大,人才儲備、資金、庫存風險以及成本控制等方面存在極大挑戰(zhàn)。至今百貨業(yè)內也沒有提出一種比較適合中國發(fā)展的模式。
“總的來說百貨業(yè)面臨很大挑戰(zhàn),轉型很痛苦。能不能探索出標志性的轉型方向,還要觀望。”陳立平還擔心,國有企業(yè)轉型阻力還比較大,僵化的體制不太有利于國有控股企業(yè)的發(fā)展。
雖然王府井的藍圖描繪得很好,關鍵還得看最后能否落到實處。如果轉型過程中不能克服僵化體制、反應遲鈍、復雜的決策體系,在這輪轉型過程中,可能情況不是特別好。
�。� 來源:中華合作時報·超市周刊 記者: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