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餐市場正深度洗牌,中式快餐占比已超過九成。而中西快餐企業的競爭仍在不斷升溫,競爭內容也從最初的選址、菜品等轉向人文、文化等軟實力。
中式快餐強勢布點
今年以來,一批號稱“中式快餐連鎖餐廳”的店面出現在濟南人流量較大的地段。以大觀園商圈為例,在緯二路西側不到200米的地段上,大米廚娘、豐惠佳餡餅、鄉村麥、美天餡餅都是在今年先后開業的。再加上附近的金德利民、神龜餡餅,幾乎每走幾步就能找到一家中式快餐店。快餐正成為各大商圈或某一地段餐飲消費的主流。據了解,去年濟南住宿餐飲業銷售額約為449億元,而單是中式快餐就占到了35%左右。中國烹飪協會發布的數據也顯示,10多年來,中國快餐業以20%的年遞增率迅速增長,快餐業成為支持餐飲業新的經濟增長點。
自2007年開始,以超意興、金德利民等為代表的中式快餐店開始向規模化發展。當年商務部在濟南召開大眾餐飲現場會,重點推廣金德利民的標準化發展模式。自此,中式快餐企業在濟南的發展步入了快車道,而中式快餐真正發力則始于2011年放心早餐工程的啟動。以超意興為例,2011年時其所有店面只有30個左右,而目前發展到了約140個,并且已突破濟南向省會都市圈邁進。
倒逼洋快餐本土化
面對中式快餐咄咄逼人的發展態勢,一些西式快餐也試圖挽回局面。今年7月,麥當勞宣布,中國內地范圍陸續推出9款“天天超值套餐”,優惠幅度高達30%左右,售價號稱回到十年前。而10月底至11月初,肯德基的優惠廣告幾乎隨處可見,號稱全家桶“桶桶半價”,掀起洋快餐最猛價格戰。如今距離上一波洋快餐巨頭在華比拼價格戰已有四年。
一直堅持西式快餐風格的麥當勞,從今年6月起在全國范圍內推出米飯套餐,單品售價從13元至18元。這是麥當勞入華23年來,首次推出中餐主食。和麥當勞的初次嘗試不同,肯德基這兩年的道路相當“入鄉隨俗”,不僅推出了米飯產品,還賣起了油條、白粥、豆漿等相當“中國化”的產品。
盡管如此,肯德基和必勝客所屬百勝餐飲集團今年前三季度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額與去年同期相比下滑13%。而麥當勞第三季度在中國市場的同店銷售也出現下滑。基于這種業績,麥當勞推遲了在中國等新興市場再開新店。
“三高一低”制約餐企
在與西式快餐的“較量”中,中式快餐企業顯然已經占了上風,但這些餐企的煩惱也并不見得少。餐飲行業有一個術語,叫做“三高一低”:租金高、人力費用高、成本高、利潤低。今年1至9月份濟南的一項統計顯示,餐飲業的租金、人力、原材料三項成本平均上漲19%,而利潤卻同比下降10%。
以超意興為例,2012年房租與2011年相比同比增長至少35%,而今年房租與去年相比又有20%的漲幅。“用工成本也至少上漲了20%,原來拿1000多塊錢的員工,都漲了200多元。”超意興副總經理張傳斌介紹,原材料價格也一直呈上漲趨勢,尤其是像蔥姜蒜等地域性產品的價格,受種植面積、運輸成本等的影響比較大。
實際上,中式快餐更受消費者青睞的因素之一就是價格低。在超意興這樣的中式快餐店,15元以內就能吃得豐富美味,飯菜價格多年不曾改變。然而成本卻一直處在上升通道之中,再加上店面規模、裝修、配套等越來越優化,中式快餐企業的純利潤正不斷被“蠶食”。
(來源:濟南日報)
[email protected] 該帖于 2013/11/29 11:21: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