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南京而言,南京南站帶來的驚喜遠也許不僅僅是交通的變遷,更是城市的變革。毋庸置疑,被稱之為“金陵新門戶,秦淮新天地”的南京南站地區未來將成為“老”南京的“新”中心。
總平面圖
為創造具有長久魅力,歷久彌新的城市空間,經南京市規劃局以及南京鐵路建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聯合委托,南京大學建筑規劃設計研院有限公司于寶麥藍(上海)建筑設計咨詢有限公司對南京南站地區展開城市設計。11月29日,《南京南站地區城市設計(公眾意見征詢)》將本次城市設計與景觀概念規劃正式進行公示,征詢公眾意見與建議。
該方案認為,未來的南京南站地區應當尊重人行尺度,吸取上海陸家嘴等建成CBD的經驗及教訓,在塑造宏偉、壯麗的城市門戶形象的同時,通過精細化的城市設計形成緊湊的城市肌理,創造更安全、友好的步行環境,而且保證全天候的勃勃生機。未來,這里不再是一個匆匆過往的驛站,而是一個便捷、高效、可持續、環境優美的城市新空間,一個融合生活創意、工作娛樂、購物休閑的城市新場所。
南站崛起抱得品牌房企歸 總面積約6平方公里城市設計方案出爐
回顧南京南站的起步,要從2008年說起。2008年1月10日開工,南京南站正式開工建設;2009年3月31日,《南京市鐵路南站地區(MCd080單元)控制性詳細規劃》公布,南部新城核心區域規劃首次公開;2011年6月28日,南京南站正式啟用。
在政策規劃利好以及交通利好共同“催化”之下,南京南站區域車流、人流量逐漸攀升,巨大的消費潛力也使該區域進入商業地產開發商的視線。萬科、證大、綠地、金輪等房企也紛紛將目光投向南京南站。值得一提的是,品牌房企萬科與綠地更是分別上演三入南站的“好戲”。
如今,崛起的南京南站不僅得到開發商的青睞,也吸引了城市設計者的目光。此次城市設計基地北至繞城公路(繞城公路南側綠化帶范圍以外),西至機場高速(機場高速東側綠化帶范圍以外),南至秦淮新河,東至寧溧路(寧溧路西側綠化帶范圍以外),總面積約6平方公里,其中已建成的鐵路以及站房用地約60公頃,建成或已有規劃方案的用地不在本次設計范圍。
此次城市設計基于項目基地特質和開發建設的需求,緊緊圍繞“精致、精細、多彩、兼容”的設計思路開展工作。在該方案編制過程中,征求個相關部門意見,對方案進行多次修改、調整,形成最終成果,并于2013年10月23日通過專家評審。
本次城市設計是以目前控制性詳細規劃為基礎,對空間結構進一步提煉和優化,同時對目前正在開展的相關轉向規劃包括道路、地鐵等基礎設施建設、地下空間規劃、慢行系統等規劃提出整合的意見,起到承上啟下的統籌和提升作用。
該城市設計方案指出,目前,該區域已建成的除了南京南站外,還有雙龍嘉園、左鄰右里、雙龍別墅、南方花園、水岸明珠等居民社區。規劃形成“一個公建發展帶(沿中軸線由北到南為公共服務設施區、商業區、文娛區),一個對外交通設施區,三個居住社區,兩個混合建設區”的總體布局結構。
未來南京南站不再是匆匆過往驛站 而是城市新空間、新場所
南站地區城市設計方案指出,未來該區域的城市架構為雙核、T軸、網絡/節點、分區。其中,雙核指的是結合3號線地鐵站與宏運大道交匯處在中央軸線建立一個新的都市核心和標志與南站呼應,形成兩個特色的核心;T軸強調從南站南延軸線空間到秦淮新河整體界面的城市空間價值,建立中央軸線和濱水空間聯系,把活動帶到濱水。
而網絡/節點指的是結合片區服務設施建立鄰里公共空間并與新城核心公共空間形成有機聯系,形成不同尺度和體驗的城市場所;分區則是根據城市既有道路和鐵路的邊界形成六個功能片區,保證整體開發的可操作性,實現空間集約、緊湊、混合和彈性發展。
南站城市設計將采取以下四個策略:創造“街道導向型”空間發展構架——實現由交通樞紐向樞紐型人行尺度空間的轉化;建立“公共空間精細化”空間場所價值——實現城市空間公共性、連續性、參與性;鼓勵“極簡集約化設計”空間形態構建——實現城市空間高效、緊湊、彈性和混合發展;形成高質量“立體網絡化”空間環境——實現城市空間高效、混合、健康和可持續。
南站地區的開放空間打造方面將建立“公共空間精細化”的空間場所價值;建立“公共空間精致化”的空間場所價值;鼓勵“極簡集約化設計”的空間形態構建,重點打造以南京安寧站以及地標塔樓為焦點的核心區中軸線空間形態,其次突出濱水空間形態,同時強化站北門戶空間,主要是南站北廣場及周邊以及雙龍大道和繞城公路交匯處附近的空間形態。對南站整體空間品質的提高產生重大作用。
在復合利用方面,南站地區形成高質量“復合利用”的空間環境,方案建議在不影響原市政、公共建筑使用要求前提下,合理加入商業開發功能,使其復合利用,集約土地;強調商業辦公地塊的兼容,建議結合酒店式公寓設計;強化兩個地下商業核心,創造地下步行連接體系,增強與周邊地塊的地下聯系,形成整體的地下網絡。
在街道系統方面,將創造“街道導向型”的空間發展架構:將宏運大道、站西路、站東路打造成林蔭大道;將站前二路、站西二路、站東二路,濱河路,站北一路打造成特色景觀路;將站中四路、站中五路打造成中央大街;站中三路、站中六路將打造成商務內街。此外,在街道細節方面,將道路轉彎半徑減小提供友好安全步行環境。
那么,上述這些方面的規劃將對南站城市設計帶來怎樣的目標?該方案指出,南站地區城市設計不僅可以起到整合與提升的作用,還能起到微創與精致的目標。圍繞既有建設情況和已開展的規劃與設計進行全面統籌,達到地區整體設計訴求;此外,城市設計提出“微創”的工作思路,將引導南站地區各項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公共與私有開發。
(來源:365地產家居網 湯苗苗)
附件下載區: 鼠標左鍵單擊文件進行下載
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