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總投資超過百億元的寧波華僑城歡樂海岸項目(以下簡稱“寧波華僑城歡樂海岸”)破土動工,該項目是迄今為止寧波市投資規模最大的文化旅游項目,也屬華僑城集團在一線城市之外最大的一次投資。
但動輒超百億元的投資金額并不是外界關注的焦點。真正吸引大眾眼球的,是寧波華僑城歡樂海岸首開免費經營模式的主題公園。
華僑城集團董秘倪征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寧波華僑城歡樂海岸作為華僑城創新產品的升級版,屆時將以華僑城新一代旅游產品——生態旅游示范園區東部華僑城和都市娛樂綜合體深圳歡樂海岸為藍本建設。該項目建成后,將成為國內第一個免費主題公園,同時也將成為長三角文化旅游綜合示范區,預計年接待市民和游客可達千萬人次,第一期計劃于兩年后建成。
堤內損失堤外補
在距離歡樂海岸直線距離不足10公里的地方,還存在一個由寧波本土企業羅蒙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正在開發建設的環球城項目,該項目以重點打造類似于迪斯尼樂園、“南韓樂天世界”等世界級主題公園為目的,但依然采取收費的盈利方式。對此,諸多業內人士表達了憂慮:寧波華僑城歡樂海岸的免費開放是否會給寧波本地的旅游市場帶來沖擊。
寧波華僑城歡樂海岸負責人肖德告訴記者,華僑城項目注重的是文化旅游,我們采用向游客免費開放的經營模式,可與其他主題公園在產品內容上相互錯位,這樣可促進寧波旅游產業的發展。
“迪斯尼樂園、南韓樂天世界幾乎完全依靠門票收入,追求的是更長遠、更穩定的經營性回報,而寧波華僑城歡樂海岸打造的卻是一個完整的產業鏈,其將通過項目的房地產銷售實現盈利,與其他旅游項目并無沖突。”寧波環球城某內部人士分析指出,恰恰相反,華僑城的進入將提升與改變整個寧波的旅游市場形象,進一步推動寧波的城市升級進程。
有資料顯示,深圳歡樂海岸在2011年建成營業,為華僑城第四代產品,其定位為新型都市娛樂主題模式,堪稱目前華僑城包含最多業態的項目。
有分析指出,若深圳歡樂海岸項目只租不售,且沒有配套的地產開發項目,那必將采取收取租金或扣點的盈利模式。而寧波歡樂海岸則屬于一個同時涵蓋商業和居住的都市主題公園,很顯然,放棄微乎其微的門票收入,而從產業鏈上獲取利潤,正逐步成為華僑城旅游地產模式的核心內容,華僑城文化旅游的第四代主題產品也隨之出爐。
模式之變
記者了解到,華僑城旅游地產的產式正處于微妙變化中,它正逐步實現從靜態產品到動態產品、從單一產品形式到混合產品形式的全方位演變。比如現在的華僑城已擁有了靜態微縮景區、互動景區、生態度假、都市娛樂四種不同形式的主題產品。
而寧波華僑城歡樂海岸正是華僑城嘗試新型商業模式的典型案例,該模式也將為整個華僑城集團帶來新的利潤增長點。
作為國內第一家主題公園,錦繡中華今年已經25歲了。不久前,深圳世界之窗主題景區也迎來了它的19周歲成年禮。
隨著旅游地產在近幾年的競爭加劇,華僑城“旅游+地產”的發展模式也在不斷遭遇瓶頸。
深圳華僑城歡樂海岸在前期建設中并不包含地產項目,這就決定了其不能像歡樂谷項目一樣,利用地産項目資金去支援旅游或商業項目的發展。
由此有專家分析指出,在歡樂海岸上升級盈利模式成了華僑城目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而深圳歡樂海岸正是在這個背景下出臺的新項目。該項目將依靠商業租金收入、住宅銷售實現利潤。
國泰君安的研究報告認為,由于歡樂海岸屬多元業態的組合,不僅可受益游覽娛樂及住宿産業、文化表演及人造目的地、經濟性酒店等子行業的發展,而且還可受益住宿及旅游購物産業、星級酒店等子行業的發展。由此可推斷,依靠門票收入的旅游項目盈利模式正在發生改變,而涵蓋最完善、最全面的多元化業態,打造最完整的産業鏈,已成為旅游地産領域的一種全新商業模式。
(來源:中國房地產報)
古古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