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中午12點多,黃龍體育場商圈內發生火災,濃煙導致十多家商鋪暫停營業。在著火點不到50米的背后,是黃龍沃爾瑪商場。在杭州,黃龍體育商圈早就被稱之為“地產財富的心臟”,它是杭州城里一塊炙手可熱的皇家寶地。但這場火災對這里的商戶們來說,簡直是“油上澆火”。
杭州人都知道,黃龍體育商圈的重要位置。但凡有大型體育賽事、明星演唱會,都會在這里舉行。一大批代表杭州房產最高水平的尊貴物業皆聚于此,眾多知名的公司總部齊聚麾下,周邊不勝枚舉的銀行、大型餐飲、休閑、購物等金融、商業設施遍布區內。從這個意義上講,這樣一個像“磁場”樣的商業復合體,而50米外的商戶們為何又說這次火災對他們是“油上澆火”?
12月7日,記者走進黃龍沃爾瑪商場一樓看到,接連幾家店鋪卷簾門緊閉,有的被彩色圍布攔起來。門面上都貼有大字號的“旺鋪招租”字樣,相當醒目。最左邊的商位已經全部騰空,角落剩下廢棄的邊角料。仍然開門營業的商鋪里,也少有客人前來,眼鏡行的工作人員一直低頭,旁邊的服裝店里連營業員也沒有。
“該火的地方不火,商場里的'火'這下全部被燒沒了。”黃龍沃爾瑪商場一樓的商戶們感嘆。他們說的這個火,指的是他們的生意已經沒有從前的那種紅火場面,這塊曾經被視為炙手可熱的商業寶地,如今卻成了一塊“燙手山芋”。這塊“山芋”是誰烤熟的呢?
虛高價格嚇怕顧客
一向追逐時尚的全萍是逛街達人。12月7日,她帶著兩個小姐妹走到黃龍沃爾瑪一樓商場,看到有賣服裝和飾品的店鋪就停下了腳步。在眾多飾品當中,她選了一款心儀的發卡后,滿心歡喜地去付賬,“我的臉刷的紅了,真的沒想到5塊錢的東西在這邊賣28塊錢。”全萍說。
沒有敢下手,全萍又轉身到旁邊的美甲店。雖然店鋪的服務都很周到,但是問了一下價格,全萍的心又提到了嗓子眼兒。平常只需要35元的產品,在這里需要75元,“連最便宜5塊錢一包的雙眼皮貼都要20塊錢。”全萍詫異地說,這里不愧是“皇家寶地”,同樣的產品和服務,價格卻比其他地方高出三到四倍。
“走了一圈下來,這么多關門的,進到不關門的里面,感覺像盯犯人似的,生怕我們不買,但是價格真的是和外面的距離太大。”前來購物的吳女士說,“按照這個價格,我可以去銀泰買了,何必跑到這里。”
“皇家租金”接連逼走商戶
記者了解到,黃龍沃爾瑪商場一樓,總共有20多家商鋪,其中有時裝、還有李寧等運動裝,以及鞋柜、達芙妮等大家常見的品牌。還有部分商鋪已經人去樓空,而造成價格虛高的“始作俑者”是這里直線上漲的租金。
“空著已經快一年來了,這里的租金是按照一天一塊錢往上漲,不懂內情的人到這里租店面就是往里砸錢。”一樓的商戶洪興說,他來這里做修鞋、手機保養生意已經好幾年,自從到這里后,租金每年都在上漲,前來投資的商戶來了就走,走了再來一批。
定位不準流失顧客
記者了解到,沃爾瑪商場原來是以體育用品為主的品牌集聚地,但是越來越多的商戶撤離后,新入駐的就有其他行業品牌。如今,直接引進一些促銷活動的商家。
“當初招我們進來的時候,說這里都是品牌,形成一個品牌效應,顧客都會沖著牌子來,現在雜七雜八的東西都有。”商戶劉先生義憤填膺地說,2009年他到這里來租店鋪時,必須是品牌加盟商才可以,而如今很多店鋪搬走后,又來了一些促銷產品的臨時攤位。“他們賣的東西100塊錢可以買三雙鞋,我們的東西100塊錢還不夠成本。”劉先生拍著大腿說,“想買品牌體育用品的人來這一看,全是亂七八糟的東西,誰還愿意來第二次。”
記者發現,這里的招商品牌確實參差不齊,既有搬走的班尼路,還有熱風、阿迪達斯、耐克等品牌企業,還有一些飾品、美甲、眼鏡等個體戶,以及各式箱包、珠寶首飾等叫不出品牌的店鋪。現在,班尼路搬走的商位又新進了一些賣圍巾和錢夾的商戶,在走廊處還增加了折扣運動鞋攤位。
“這里的定位現在是有點不倫不類。”一家體育品牌店的營業員告訴記者,原先她家邊上是經營生活休閑為主的體育品牌的商品,開了才一年時間就走人了。她這里的生意也不好做。
老底子的杭州人都還記得,沃爾瑪黃龍店原先是好又多超市。2000年好又多黃龍店開業前,該超市整體租下了黃龍體育中心兩層物業,二樓場地自營超市,一樓由好又多作為“二房東”招商打造商場。2011年,好又多被沃爾瑪收購后,一樓商場由沃爾瑪接手管理。
“最早招商來的店鋪都是很有檔次的,后來越來越差。2003年前后一度變得跟市場一樣,里面隔成了小間小間的店。2005年把格子鋪全部推倒,重新做了規劃。2008年又調整過一次。那時候,必勝客和一茶一坐才引進來。”沃爾瑪一位老員工說。
記者了解到,如今這批空鋪已經快有1年,面積在20平方米左右,每月需要上萬元的月租金,而且需要“交一押四”。面對這場大火,不論是看店的營業員還是老板,大家都一致反映,客流不斷流失,層層上漲的租金是大家的一塊心病。這次大火,既“燃”起了降租的希望,卻也燒滅了客流增多、生意紅火的愿望。
商戶們都認為,商店街的生意下滑,撤租增多,靠商店街租金維持利潤的超市處境將日益尷尬。
(來源:市場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