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近一年,從江蘇起步的新城控股過得風生水起:在香港上市,年銷售額近200億元,擠入中型開發商行列。
在近日舉行的赴港上市一周年慶典上,新城控股董事長王振華拋出了一個5年規劃:2013年至2017年,復合增長率不低于30%;2017年實現累計開業和在建購物中心20個左右,持有面積200萬平方米;城市布局則升級為1+3,即由目前的長三角區域擴展至珠三角、環渤海和中西部地區;吾悅品牌進入內地商業地產品牌第一梯隊。
住宅開發相對好說,但商業地產怎么玩出花樣?新城控股高級副總裁歐陽捷對記者作了解答。
5年后租金沖10億
記者:目前新城旗下主要的商業地產項目有哪些?
歐陽捷:吾悅系列,分為吾悅國際廣場、吾悅城市廣場和吾悅生活廣場。吾悅國際廣場體量是8萬-10萬平方米,在城市市中心地段,面對高消費人群。吾悅城市廣場體量10萬平方米,在城市副中心,定位中檔、時尚人群。吾悅生活廣場體量5萬平方米,偏社區商業。未來的主流產品是城市廣場,城鎮化機會多。
新城目前在6個城市有8個在建綜合體和已開業購物中心,總建筑面積超過400萬平方米,持有面積近80萬平方米。上海青浦有吾悅城市廣場已經開工,預計明年底開業。
記者:現在的租金水平如何?
歐陽捷:租金目前來看還不是特別理想,首層租金高的在20元/平方米/天。未來預估租金收益回報率可以達到5%至8%。商業培育需要3年,正常經營后會達到8%。2017年,新城的租金水平在10億級。
記者:與萬達模式的區別是什么?
歐陽捷:模式上大同小異,都是城市綜合體,通過銷售型物業獲得現金流來支撐持有部分。比如拿一塊地,投入5億元,通過公司自有資金,將來銷售額50億元,按照凈利潤率水平10%計算,貢獻5億元利潤,可以覆蓋自持的10萬平方米的成本。
不會考慮純自持物業,高周轉企業還要強調規模,沒有行業規模就沒有行業話語權。所以必須做得多,體量大,做到高周轉。做純商業持有,投入5億元,就沉淀在那兒了,再做新項目又要籌錢。當然,定位不一樣,業態選擇也不一樣。
記者:銷售部分的比重一般占到多少?
歐陽捷:這個具體要看政府要求,比如住宅銷售60%,商業40%。40%當中一半要求自持,一般我們持有比例會在20%上下。
記者:萬達廣場18個月就要開業,新城的吾悅廣場可以多快?
歐陽捷:從能力來講,蘇州的吳江吾悅廣場是今年5月摘牌,6月份進入,10月份就開始銷售,今年如果賣8個億,就可完全覆蓋成本。我們的銷售速度:3個月開工,6個月開盤。城市綜合體的建設要求18至22個月開業。
記者:新城做商業不算早,招商如何達到快速開業的要求?
歐陽捷:新城前兩年,才做了3個城市綜合體。但現在已經積累了很多經驗和品牌商家資源,運營在不斷改善。初期也出現過掉鋪(店鋪不續租)和業態調整,現在情況逐步改善。明年,希望吾悅廣場達到滿租開業,保證商家在商場持續經營。另一方面,我們也在不斷儲備人才。現在商業地產公司這邊已有1000多人,很多骨干都是挖過來的。
記者:綜合體會選在哪里蓋?
歐陽捷:新拿的地都是按照城市廣場的模式做。按照戰略布局,看好3加1,即長三角城市群,環渤海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再加中部城市群。具體而言,就是這些地區的省會城市以及大城市附近的小城市群。比如說吳江是蘇州的副中心,這些都是我們的機會。
“把自己當小企業”
記者:商業地產未來會在新城的項目中占多大比重?
歐陽捷:新城做地產做了20年,但商業地產真正做才7年,還需要學習。新城目前累計竣工面積接近1300萬平方米,住宅超過1000萬平方米,商業地產占比很小。未來我們提出雙核驅動,住宅和商業會慢慢平衡。2017年以后,商業地產占比將達到20%甚至更高的比例。
記者:5年銷售收入不低于30%復合增長率,那利潤呢?
歐陽捷:從利潤來看,整個房地產行業的利潤是在下降的,新城未來期望凈利潤水平不低于10%。房地產利潤的黃金期已經過了。
記者:目前有多少土地儲備?
歐陽捷:今年新城新增土地13幅,土地儲備面積達290萬平方米。目前,現有土地儲備面積近1400萬平方米。
記者:去年,新城融了43億。在香港上市以后,新城的融資結構有何變化?
歐陽捷:今后新城會逐步加大海外融資的比重。目前更多依靠銷售回款、自有資金和銀行貸款。信托慢慢還掉,融資成本一般都要高于12%。
記者:很多企業一提做商業就說要做100個購物中心,新城提出的目標似乎并不多?
歐陽捷:蘇商相對比較穩健,甚至保守。我們認為活得久比活得好更重要。百年老店,要慢慢做。遇到宏觀調控和風險,寧可做慢一點,保證企業能夠活得下來。
雖然現在銷售已經快200億元了,截至11月30日,集團累計實現合約銷售金額約人民幣187.23億元。但新城還是把自己當成小企業。
(來源:東方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