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街商鋪、小商品批發市場、城市綜合體、商業步行街、商業內街……現在的成都商業版圖上,商業地產的形式已經十分豐富。很多市民通過投資商業地產成功躋身財富階層,可以說這20年是成都商業地產發展的黃金20年。
未來20年,成都商業地產的發展速度可能會減緩,但隨著軌道交通的崛起,城市國際化的進程的加快,無論是對投資者還是開發商而言,成都商業地產也還有很多機會。
變化:從沿街商鋪 到多種商業模式共存
20年前,成都市民最愛騎著自行車去青年路、染坊街購物,沿街商鋪是城市商業的絕對主力。如今,如果要出去購物,可能還需要在家思考一下,是到春熙路逛逛,還是到超市買點日常用品,或者到城市綜合體去逛街吃飯看電影……多種多樣的商業模式改變了成都市民的生活和消費模式。
事實上,成都商業的快速發展與城市交通的變革息息相關。從以自行車為主的交通出行模式,到開車出行,再到現在的軌道交通、干道交通快速發展。成都商業也經歷了從沿街商鋪為主,到綜合體、商業內街等多種商業模式共存的狀態。
“在成都城市發展進程中,成都商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中成房業成都公司總經理孫紅看來,成都商業的快速發展帶來的不僅僅是人們消費習慣、消費模式的變化,同時對于帶動整個城市的消費升級和經濟發展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機會:街區商業 是未來投資機會
43歲的邵先生,2001年投資藍色加勒比一樓商鋪,十年時間財富漲了4倍,讓其真正躋身成都的財富階層。邵先生并不是個案,成都商業高速發展的20年,通過投資商業地產而財富大幅增值的投資者不在少數。這一批財富階層,抓住了城市發展不同階段對商業的需求,通過成功投資商業地產完成了原始資本的積累,然后再投資商業地產或者轉投其他領域,發展壯大。同時,在軌道交通和干道交通快速完善的過程中,投資街區商業正在催生新一批財富階層。
“可以清晰地看到,現在的街區商鋪要么依托集中的住宅社區,要么緊鄰大型商業綜合體,要么占據地鐵口、交通節點的絕好地段,根據人們的消費特點而設計,有效保證了消費人群。”新港地產總經理張紅兵認為,單一購物中心的購物形式已經不能滿足城市的需求,街區商業為城市增加了重要的商業休閑節點。四川省連鎖商業協會會長冉立春也認為,有文化內涵特色、定位準確有運營實力作保障的、緊鄰大型住宅社區的街區商業存在更多的機會。
展望:城市地標 吸引人氣帶動商業
萬達錦華城建成伊始,僅僅是作為一個城市綜合體吸引了成都人休閑、購物、娛樂。但是,通過多年成功運營,其旺盛的人氣和完整的業態,使其成為了成都的一個地標性的消費地。
當然,類似于綠地468這樣的項目,僅僅建筑高度就決定了其地標的地位。正是有城市地標的這一位置,其還未正式運營就已經吸引了足夠的人氣,保證了未來運營的巨大資本。環球中心無疑是最為明顯的例子,從其規劃出臺之后,其體量、設計等方面的指標就已經吸引了巨大的關注度,所以在正式投入運營之后,其不僅僅吸引了成都市民,更輻射到了整個四川甚至是省外,這就是地標的巨大輻射力的體現。
“地標的影響力不就僅僅體現在對未來運營的保證上,更是對一個城市形象的提升。”有業內人士表示,隨著成都多個地標建筑逐步呈現,成都城市的吸引力將得到有力提升,推動成都城市的快速發展。
(來源:成都商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