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靠江吃江、靠海吃海。南通這樣一個看似不起眼,然則在地圖卻又極為顯眼的江海小城,即靠江靠海,又靠上海,那自是大有福緣的了。江海奔騰,時光穿梭,南通城市發展的軌跡從不拖泥帶水,也隨著那濤濤江水滾滾東去了。留下的只有一紙回憶。
筆者是80后,從記事起,時值江海大地正熱趨華聯夜市。老華聯那邊人聲鼎沸,熱鬧非凡,筆者雖然因為年幼,沒去過幾次,但記憶深刻。那時候,說到逛街,每每提及的都是華聯夜市。
后來據說還有桃塢路商圈,但是筆者不甚了解,也無從下筆。從90年代中期,南通的商場就開始往南大街轉移,興盛一時的華聯也漸漸衰落。兒時的我,聽的最多的就是南大街、八仙城、文峰大世界等等耳熟能詳的地點了。從九十年代起,南大街就已經成為了南通商業地產的代名詞。那里鋪滿了各大商場:文峰大世界、八佰伴、亞萍國際、僑鴻國際、八仙城、大潤發等,這種情況持續了將近二十年。
2011年11月26日,南通中南城購物中心盛大開業,打破了南通市場上南大街一家獨大的商業格局。做為南通首家具有國際標準的購物中心,中南城成功引入了20多家首次入駐南通的國際品牌,給南通市民帶來了全新的一站式購物,休閑,餐飲及娛樂體驗。中南城的強勢崛起,對南大街的沖擊確實不小,達到了商業分流、截流的效應,但是南大街積攢近20年的龐大人氣,老城區百年的繁華盛世,僅靠中南一家仍無法短時間內撼動。
這兩年來,南通的發展日新月異。隨著南通一主三副四片區的規劃出爐,南通城市抱團發展的效應已初步顯現。南通的商業已在漸漸脫離南大街一家獨大的格局,各大片區異軍突起。其中以新城區商圈、南大街主城區商圈、北翼新城商圈的發展尤為醒目。主城區南大街商圈早已繁華二十載,最近又開發了時尚街、南大街地下商城等項目轉型升級。值得一提的是,匯富廣場、五洲國際廣場的加盟助力,也給主城區商圈的商業活力潤色不少。但南大街商圈畢竟因為規劃不合理,區域過于狹窄等問題,而難以有所更大作為,其地位是否會被市北新城和新城區所撼動,依舊未知。
新城區商圈這兩年來的蓬勃發展,確實積攢了不少人氣,且較之南大街更有規劃合理、起點高的后發優勢。但是目前人氣集聚只在中南一家,星光耀廣場、文峰城市廣場 、圓融廣場、印象城還未開業,到底能取得多大效果,不得而知。不算太長的工農南路上了,擁擠了如此之多的大型綜合體,鹿死誰手猶未可知!但是對于南大街霸主地位的動搖,卻效果顯見!
北大街商圈被市政府規劃成市級商圈,確實出乎筆者意料。但是要是去開車去北城去逛一圈的話,就會發現市北新城,名不虛傳,道路寬敞,各大樓盤坐落有致,唯一欠缺的就是人氣。就只等北城各大綜合體開業,東風一到號角吹響,市級新城的氣勢就顯露無疑。目前北城僅有鴻鳴摩爾一家商業綜合體開業,且已聚集還算不錯的人氣。但是華潤萬象城、萬科金域廣場等重大商業項目已經在緊鑼密鼓的運作中了。其實北城雖然規劃好,起點高,但是人氣太過缺乏,是三大商圈中筆者最不看好的。即使華潤萬象城、萬科金域廣場開業,能攬到多少人氣亦是二說了。一切就看萬象城的招商情況了,萬象城如能在南通的城市綜合體中獨樹一幟,那自然是能聚攬一定人氣的。
2015年,很有可能就是南通商業地產大爆發的一年,也是初見分曉的一年。讓我們拭目以待,究竟鹿死誰手吧!
(來源:騰訊房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