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合肥市人防辦獲悉,政務區有望出現50萬平方的大型人防工程,平時部分可用于停車,部分作為商業使用。 2014年,合肥還將開建1~2個市級人防避難點,一個點可容納10萬人。
“今年將抓住外資投資地下空間的契機,在政務區天鵝湖附近,合作建設地下三層50萬平方人防工程。 ”合肥市人防辦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一人防工程除用于防空人員應急疏散外,平時還可以作為停車場使用。
此外,各縣(市)要結合舊城或廣場改造,主動選址建設公共人防工程,并充分開發利用現有人防工程,為城市防災減災、發展經濟和方便群眾生活服務。
“我們今年將開工建設1~2個市級疏散基地,每個能容納避難人員10萬以內。”按照市級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疏散地域正在進行選址、論證、規劃、審批等前期工作。同時,縣(市)區級也力爭在年底前建成一個能容納2~5萬人的疏散避難場所。據悉,肥東縣白馬山利用林場作為避難場所目前已初見規模。
另外,按照城市的整體規劃,城市的地下交通干線以及其他地下工程的建設,既要兼顧到人民防空需要,又得兼顧到生態文明建設,實現地上、地下同步規劃,綜合開發,“也就是說,2016年合肥市建成的第一條地下軌道交通工程,在特殊情況下可以作為臨時避難場所。 ”合肥市人防辦工作人員說。
(來源:安徽商報 通訊員 宋功山 記者 祖春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