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高端市場的精品超市、會員店等業態受到追捧,近兩年來眾多連鎖超市都不忘在高端市場分一杯羹。)
2013零售業年終盤點 超市篇
關鍵詞
并購、細分領域、觸電
2013年是充滿變化的一年,受宏觀經濟影響,消費力持續疲軟,超市業內多家企業經過整整一年的煎熬,承受著業績的壓力,并購事件屢屢刺激著市場的神經,歷經洗禮市場逐步摸出一條新路,多元化發展尋求業績新增長已開始起步,2014將何去何從?
銷售放緩費用率上升
近日,全球最大零售商沃爾瑪公布去年第三季報,報告期內營收和凈利潤分別為1148.7億美元和37.3億美元,僅微增1.7%和2.8%,美國同店銷售再次下滑0.3%,這已是去年以來連續三季度下滑。而家樂福去年第三季營收為221億歐元,以當前匯率計算,下降1.3%;中國區營收微增4.7%。
國內市占率排名第二的華潤萬家的母公司華潤創業最新公布的第三季度報顯示,零售業務前九個月凈利潤7.21億元,剔除影響后凈利潤同比減少3.9%。
新快報記者查詢A股上市的華聯綜超、永輝超市、紅旗連鎖等8家超市2013年三季報發現,去年1月至9月,半數超市凈利潤呈現負增長。據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2013年第三季度6家超市毛利率環比下降,如紅旗連鎖、華聯綜超、永輝超市分別下降幅3.74%、1.78%、0.16%;而8家超市均出現銷售費用率上升趨勢。券商認為,若超市銷售放緩持續,毛利率和費用率的惡化不能得到改善,業績承壓將愈加明顯。
三起并購事件牽動行業神經
“并購”是2013年零售行業內的熱門關鍵詞,據湯森路透并購交易歷史數據不完全統計,2013年,中國傳統購物中心零售業并購交易量同比增長至少44%,共計36起,而并購交易總額甚至接近2012年總額的四倍。超市業內有3起并購事件牽動行業神經。
2013年7月,和記黃埔開始對百佳進行策略性評估,首次敲響放售百佳的鐘聲,傳出意向價格為40億美元。10月20日,和記黃埔出乎意料地對外稱不會以私人交易的方式出售百佳超市業務,改為百佳業務仍與屈臣氏捆綁,并研究將屈臣氏整體零售業務打包上市。
百佳出售烏龍引發“蝴蝶效應”,2013年10月卜蜂蓮花與物美超市宣布將以互換股權的方式達成并購,卜蜂蓮花36家門店將被物美收入麾下。與此同時,國內超市市占率排名第二的華潤萬家也未停止動作。2013年10月,華潤萬家母公司華潤創業與英國最大零售企業TESCO達成最終協議,雙方將成立合資公司整合旗下門店,分別占80%和20%的股權。
這些并購事件足以給行業帶來“漣漪”,百佳與屈臣氏打包上市值得關注,華潤萬家與TESCO間涉及3000余家門店的合資公司更是有望成為未來的超市巨頭。
2014展望
規模并購將持續 差異化競爭有前景
2013年12月底,商務部部長高虎城表示,預計2013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約23.8萬億元,增長13%左右。數據顯示,2012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為14.3%,而2007年至2012年間,年均增速更達17.6%。安信證券分析稱,預計2014年行業低迷增長仍將持續,傳統零售公司通過新技術實現業務轉型將受到關注,如購物中心化、O2O業務、互聯網化轉型等。
2014年,為發揮規模效應,連鎖超市的擴張不會停止。如高鑫零售、沃爾瑪、家樂福、華潤萬家等巨頭在品牌認知度、規模效應、運營管理等方面極具競爭優勢,多數中小型規模的連鎖超市生存發展空間受嚴重擠壓,或會選擇抱團取暖的方式,加強區域競爭性,這會導致行業內“并購”接連不斷。
中信建投經濟咨詢零售行業研究員阮百欣指出,無論是城鎮還是農村,大多能找到滿足最基本需求的超市,未來超市最主要的競爭力是在服務以及產品的差異化經營上。對此,廣東省流通業商會執行會長黃文杰也表示,經過市場的洗禮,行業內都認識到走老路是行不通的,都開始往新業態、新品類、新模式等方向探討,業績增長會來源于商業規模及超市自身差異化與特色化經營。
發展新動向
細分領域多元化發展
2013年,連鎖超市深入布局多個業態,領域被細分為大賣場、精品超市、社區超市、生鮮超市、便利店等多個業態,更有像華潤萬家這樣的巨頭跨界開咖啡店、藥妝連鎖店、健康產品零售店、零售工藝品店等。
事實上,在熟悉的領域細分市場目前看來是風險與成本較低的方式。在大賣場業態競爭異常激烈的情況下,針對高端市場的精品超市、會員店等業態受到追捧,近兩年來眾多連鎖超市都不忘在高端市場分一杯羹,包括沃爾瑪旗下的山姆會員店,百佳旗下的TASTE,華潤萬家的Ole’和BLT,永旺旗下的美思佰樂等。
雖然連鎖超市巨頭仍不停止開店步伐,但新店明顯“瘦身”不少,跟原來的大賣場相比,更加注重“小而全”,多數選址于偏離市中心的社區,更貼近家庭消費者。百佳物業及發展部總監林惠貞提到,社區店經營面積一般在1000平方米以內,能有效節約人力、租金成本,提高每平方米的使用率。
面對低迷的零售環境,及時關閉不盈利店鋪止損也是超市的不二選擇。2013年底,沃爾瑪中國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高福瀾表示,近期關店將達15家至30家,占沃爾瑪中國店數量的近9%;2013年家樂福關店至少8家;卜蜂蓮花內部消息稱將剝離8家虧損門店。“多業態發展、整合資源、優化供應鏈”成為2013年甚至此后幾年超市巨頭將堅持的發展策略。
試水電商領域 升級服務
2013年當線上零售逐步分流線下市場時,“觸電”是零售企業不得已的選擇,超市行業“觸電”會面臨生鮮品類等條件的局限性,這絲毫阻止不了巨頭們的嘗試,沃爾瑪、麥德龍、永旺、大潤發、永輝等先后試水電商領域,有不少都取得可喜的成績。值得注意的是,沃爾瑪在“觸電”與服務上不斷進取,除山姆會員店的網上商城在廣州、深圳逐步擴大配送范圍外,收購1號店51%的股權后,沃爾瑪的自有品牌商品也多了一條線上銷售渠道,雙方的采購資源可以共享;同時,各門店也升級400客戶服務熱線,“2公里內免費送貨”的便民服務也將逐步推廣至全國。
中信建投經濟咨詢零售行業研究員阮百欣指出,隨著網絡購物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傳統大型超市都相繼進入電商渠道,還能結合O2O模式,發揮線下會員和實體店的優勢,升級消費者服務。
主要連鎖超市2013年門店情況
超市企業 中國內地門店數(家) 精品超市門店數 擴張計劃
高鑫零售 300余間 未來三年158個大賣場
沃爾瑪約 400間 10 未來三年110個新址
家樂福 237間 新增31家亞洲大型綜合超市
華潤萬家 2986間 41家 廣州增53個新址,全國精品超市增15間
百佳 64間 3間 增加20間至30間門店
永旺 華南28間 3間 2014全國新增20間門店,廣東預計增加4間精品超市
�。〒_資料整理)
聲音
2014年超市“觸電”會成為趨勢,預計將出現更便利的消費方式,尤其與移動終端的結合可能會成為今年行業內一抹亮色。
———廣東省流通業商會執行會長 黃文杰
超市利潤空間較小,通過壓低價格占領市場不大可能,應繼續尋找新的業績增長點,如多業態發展、跨界合作等。
———廣州世紀商聯商務顧問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羅志杰
2013年外資零售巨頭以近乎瘋狂的速度在我國進行擴張,搶占黃金地段,而國內本地超市多遭遇規模小、效益差、缺乏品牌效應等問題,步入2014年,需要在加強產品本土特色經營、優化服務體驗、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等方面下狠功夫,才能逐步與國際零售巨頭相抗衡。
———中信建投經濟咨詢零售行業研究員阮百欣
�。▉碓矗盒驴靾� 作者:朱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