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蜂擁而至來形容過去一年浙商回歸的態勢并不為過—浙商回歸投資2013年到位資金已達1750億元,是2011年的近10倍!
這些浙商回歸的動力何在?河北浙江企業聯合會會長趙勇強談起回鄉投資原因時,講起一個小細節:有一年春節,省經合辦領導到家中看望他的母親,讓這位商場硬漢特別暖心。正是浙江各級政府給浙商父母拜年,邀請在外浙商列席全省“兩會”……這些暖暖的姿態向全球各地的浙商敞開懷抱,期盼他們的回歸。
老家浦江的趙勇強,在河北奮斗了22年。去年,他投資逾100億元在杭州市拱墅區建設開發“萬象天成·運河匯”城市文化商業綜合體項目。
情感牌,是我省號召浙商回歸的重要手段。“孫悟空不能沒有花果山”,這一理念一再被廣大浙商傳遞。但如果僅僅是情感因素未必吸引得了浙商。為引導和扶持浙商回歸,我省毫不吝惜政策資源。在浙商回歸上升為“一號工程”后,一批政策隨之而來。在“若干意見”出臺后,各部門相繼出臺細化政策,形成了“1+X”政策體系。
浙商回歸也占據“天時”之利,最重要的當屬“四大國家戰略舉措”。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義烏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浙江舟山群島新區和溫州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的獲批,浙江迎來了又一輪發展機遇。浙商回歸也有了更大舞臺。
不只回遷,更是升級
1750億元,是過去一年來省外浙商回饋家鄉的一份重禮。
家鄉的濃情感召與深切的思鄉之情,為“浙商回歸”奠定了堅實基礎。但是,一個個動輒上億元的投資項目,更是資本理性選擇的結果。以千億元為計量單位的浙商回歸項目紛至沓來,已經成為我省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動力;而許多浙商也借助回歸之機,完成了自身的漂亮轉型。
在這一波回歸浪潮中,章鵬飛無疑是一個領軍式的人物。眼下,最讓他忙碌和興奮的,就是位于德清的健康養生中心,這個去年3月開工建設、計劃投資超過60億元的項目也是現代聯合集團轉型大文化健康產業的第一步“棋”。
“投資15億元的浙江現代科技中藥產業園,目標是建成國家級中藥產業示范基地;投資2.4億元建設現代農業生態觀光園……”對于現代聯合集團未來的發展藍圖,章鵬飛有著清晰的思考—在外浙商如何回歸?如果說,十多年前浙江要素資源緊張,毫無疑問,今天要素制約更加嚴重,只有轉型升級才回得了家。章鵬飛說:“回歸正是轉型升級的契機。”
“基于這樣的考慮,我們調整了整個集團的發展戰略,加大了文化健康產業的投入。”章鵬飛介紹,在德清的這個項目,他正在和安邦保險(放心保)談養老產業合作,打算引進國內頂級的慈銘健康體檢管理集團,以及美國最尖端的養生養老基金……
“無論對浙江還是對浙商,浙商回歸帶來的不僅僅是資金,更重要的是給了浙商一個轉型升級的機會,也為浙江的產業結構調整提供支持。”章鵬飛不停地對記者強調說。這些,都是章鵬飛回歸家鄉投資的一個新起點。
倒逼轉型,服務浙商
告老還鄉,衣錦還鄉,還是創業還鄉?余杭人周賢海明白,家鄉已經為浙商回歸做好了準備,“我們也要做好轉型升級的準備,把產業帶回來的創業還鄉才是真正的落葉歸根。”
周賢海執掌的江蘇鎮江鼎勝鋁業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空調鋁箔制造商。在鎮江,鼎勝集團一次性征用了1000畝土地用于企業發展,地用了一半時,周賢海在老家杭州投資12億元成立了杭州鼎盛輕合金材料有限公司,專營“哈茲雷特”連軋鋁業項目。這一新技術國內少見,一旦投入應用,將為鋁加工企業擴大產能、節約成本帶來巨大的規模效應。
對比兩地的使用成本,杭州沒有任何優勢;光物流成本每噸要增加100元至150元……周賢海說,回浙江發展,最看中的就是當地政府的服務意識以及配套的扶持政策。“當初我的項目一期就需要300畝地,但是瓶窯鎮能夠提供的土地只有100畝。為了我的項目,鎮政府硬是通過搬遷淘汰落后產能小企業的方式,給我擠出了建設用地。”
用濃情感召浙商,用更好的投資環境吸引浙商。周賢海的親身經歷,是一個更加親民、務實、高效的政府正在不斷長成的見證。眼下,新一輪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如火如荼,過去只針對個別項目的“保姆式一條龍服務”現在幾乎成了各地引導浙商回歸、支持浙商創業創新的基本標準。
在經濟形勢異常復雜的大背景下,優質資本的增量是有限的,誰能爭取到這個增量,就看浙商更愿意把“雞蛋”放在哪個籃子里。這一年,浙商們用真金白銀做出了他們的選擇。“在倒逼浙江政府轉型上,浙商回歸效果十分明顯。”浙江省發展和改革研究所所長卓勇良如此評價說。
(來源:浙商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