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在南京開有兩家門店的“一尊黃牛”火鍋店老總柴坤宏正在盤算,調整石頭城火鍋店的經營方向,改做山西面條等特色餐飲。“經營成本太高,同質化競爭又很厲害,再不調整今年發展更難了。”
“一尊黃牛”的境況表明,在餐飲業回歸理性的當下,大眾化餐飲業的發展,多重制約亟待破解。“原計劃開12家新店,但現在只開了5家,去年下半年開始已停止發展加盟店。”南京“新四方”餐飲總經理助理劉靜坦言,企業營業額和盈利都沒能達到預期水平。出現這種局面,不僅是由于原材料價格上漲、稅費偏高、房租比上年提高了20%左右、人工費增加約8%等因素,更在于相同業態擴張帶來的競爭。他說,在南京開快餐店很容易,租個100多平方米的房子就可以做起來。去年6月以來,這種小型快餐店非常多。
南京王師傅私房牛肉面的總經理王彬也表示,最近兩個月,其60多家門店總營業額比上年降了兩成左右。“最讓我頭疼的是競爭不規范,我把店開到哪兒人家就跟到哪兒。我開個店要二三百萬,有中央廚房,原材料把關也很嚴,一碗牛肉面賣20元,而人家開店只要二三十萬,一碗面才賣15元。這樣的競爭,怎么能提高餐飲品質呢?”
對此,省餐飲行業協會秘書長于學榮表示,未來我省餐飲業的發展,走高端路線已然是死胡同,大眾化餐飲是必由之路。但大眾化餐飲進入門檻低、投入較少,競爭一定會越來越激烈。要改變產品雷同、模仿明顯的時弊,餐飲企業應錯位競爭、差異化發展,塑造好的商業模式,盡快形成產品品牌。在他看來,大眾化餐飲是個富礦,只要肯用心思,就能找到與眾不同的方向。比如,社區餐飲、家庭餐飲、醫療餐飲、會展餐飲、交通運輸餐飲、學校餐飲等市場細分業態,都有很多機會。
蘇州藍天膳食管理公司,本來做的是團體餐飲,今年開始專門瞄準醫療餐飲市場。總經理夏廣兵說,他們調研發現,醫院的餐飲業經營水平普遍不高,與消費者特別是患者需求很不匹配。鎖定了目標市場后,公司為醫院提供員工餐、營養餐、孕婦餐以及適合特殊病種的特色餐飲等各種服務,很快打開了局面,目前已和南京、廣州等地的五六家大醫院開展合作,另有十幾家大醫院正在洽談推進中。在南京夫子廟,新開業的貴賓樓茶館,讓普通消費者在這里重拾“城南記憶”:品一壺香茗、上幾道秦淮小吃、聽一曲古箏、評彈,如此別具一格的“慢生活”消費,大受歡迎。
(來源:中國江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