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蛇年杭州土地市場的刀光劍影相比,馬年主城區的首次土地拍賣會似乎沒有想象中那么焦灼和熱鬧。
首先,成交價格上表現平平。當天出讓的3宗宅地2宗商地中,5號商地暫緩出讓,1宅1商底價成交,其余地塊溢價率均不超過15%,4宗地塊成交61.9億。
其次,競價激烈程度不及預期。原本被媒體猜測為將受到追捧的杭政儲出[2013]3號蔣村地塊,雖經歷了21輪競價,但參與競買房企僅為3個,加價幅度并不大。即使如此,作為杭城馬年土地市場開官之戰,2月18日的土地拍賣會還是呈現出幾大看點,透露出了馬年樓市走向的些許端倪。
看點一:首拍現場看客多 中鐵建兩次出手皆落空
2月18日下午兩點左右,萬科、融信、德信、中海、融創、江蘇新城、新天地、中國鐵建、景瑞等杭州知名開發商代表陸續進入土拍會場,這讓現場媒體對即將上演的好戲浮想聯翩。然而,直至拍賣會結束,除去競得地塊房企,僅中鐵建、江蘇新城、中海參與競價意圖出手拿地,其余開發商代表均穩坐釣魚臺,不慌不忙地當起了看客。
在蔣村地塊的爭奪中,中鐵建和融創進行了21輪競價僵持,加價節奏十分平穩,即使是第12輪江蘇新城的出手參與競爭,也未能打破這種格調。比起江蘇新城在蔣村地塊爭奪中的“突發奇想”式競價,中鐵建顯得頗有誠意。在與杭州新天地對于當天出讓的1號城東新城地塊的十余輪博弈敗北后,立馬便重整旗鼓,參與蔣村地塊競爭。然而,兩次出手卻雙雙落空,未實現成功補倉。
看客之多,折射了此次土拍的標志性意義。經歷了春節長假,杭州土地市場雖難以立馬回到1月的火熱狀態,但已然呈現出了復蘇態勢。2月單月杭州(含余杭、蕭山)共計11場土拍,出讓體量達430.13萬方,其中不乏低總價的優質地塊。
看點二:杭州新天地落子城東新城 本土房企或迎補倉良機
馬年開局,在杭州主城區土地市場上“失語”良久的本土房企終于發聲——13輪競價后,杭州新天地力壓中鐵建,以總價202000萬元奪得1號城東新城地塊,樓面價10574元/平米,溢價率為5%。杭州萬豪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則將杭政儲出[2014]4號地塊由以底價30592萬元收入囊中,樓面價5144元/平米。
在外來大鱷瓜分的杭州市場,本土房企守衛疆土已困難重重,據統計,2013年新入杭州的28家外來房企年內拿地額達到了457億元,占杭州八區宅地出讓金總額的47%,而本土房企土地成交額僅為97億元。
此次土地拍賣會本土房企有所斬獲,與出讓地塊面積、總價大幅瘦身密切相關。以杭州萬豪拿下的4號地塊為例,將近6萬方的小體量難以滿足房企大鱷的開發需求,使之少了不少競爭對手,得以檢漏抄底。而3億多的低總價,讓資金并不充裕的本土房企得以順利接手。
據統計,杭州2月出讓的25宗土地總起價不足100億元,其中,單幅地塊總起價超過10億元的僅4宗,出讓起價總額低于5億的有40宗,這一情形對于本土房企來說或許是難得的補倉良機。2月25日,濱江9萬余方宅地也將面市,會否有更多本土房企出手拿地,值得期待。
看點三:融創再度布局蔣村 “高端定位”能否突圍存疑
杭師大地塊爭奪戰中失利的融創,在馬年主城區首場土地拍賣會上揚眉吐氣了一番:經歷21輪競價,力壓中鐵建,以總價21.2億元拿下了位于西溪板塊的杭政儲出[2013]3號蔣村地塊。這宗宅地的入手,對于融創來說,似乎并不僅僅是一般意義上的補倉。
在刀光劍影的蛇年土地市場中,融創成功拿地似乎并不多見,僅在富陽土地拍賣會上斬獲一宗11萬方宅地。但事實上,融創在杭州并不缺糧。
去年,融創在杭新增了5個項目,分別位于濱江、之江、西溪蔣村和富陽,這不得不歸功于其極強的“二手”市場運作能力——5個項目中,主城區的4個項目均為通過入股方式與其他房企合作開發。而正是西溪蔣村與中節能合作的“白鷺灣”項目,成為了融創再次入駐蔣村的重要因素之一。
“這宗地塊與白鷺灣緊鄰,將來會將兩塊地連片開發。打造成為繼西溪誠園后,區域內最后一個高端的品質大盤,可達35萬方。”在談及對新入手地塊的規劃時,融創杭州區域營銷總監邵佳表示。的確,作為蔣村倒數第二宗宅地,杭政儲出[2013]3號地塊已成為區域內稀缺資源,若開發時與“白鷺灣”相結合,輔之以西溪板塊的優勢資源,打造高端項目具有較大優勢。
然而,杭州樓市中的高端項目市場環境并不樂觀。杭州朗盛房地產營銷代理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陳小鵬在預測2014年杭州樓市走向時稱:“杭州樓市庫存量已經越來越高,2014年壓力最大的便是大戶型、高端物業。”面對將近12萬套的杭州樓市高庫存壓力,這個體量達35萬方的高端大盤如何去化成為融創蔣村項目開發時必須考量的重要因素。
(來源:鳳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