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市蒼南縣龍港鎮——一座富有“中國第一農民城”美譽的南國小鎮,溫州百一超市的總部就坐落于此。
百一超市自1992年創建以來,當年的經理人章海燕龍門一躍成為如今的董事長,帶領著百一人,從原來面積不足百平方米、員工不滿10人的“三牛自選商場”發展到現在擁有47家門店、員工1300多名的百一連鎖超市;從單一的超市經營發展到擁有江蘇泗陽縣洋河釀酒廠、上海百一國際貿易公司、新加坡百一私人有限公司等企業的多元化跨區域發展的零售企業。
這些驕人成績的取得,不是聰明的代言,也不是“中國猶太人”的佐證,而是百一踐行“敢為天下先”的溫州精神的真實寫照。
“開店買店”式穩步發展
1992年,章海燕創辦了蒼南縣第一家超市“三牛自選商場”,而之所以選擇“三牛”這個名字,章海燕顯然有話說,“我和石總(石維國)以及我兒子,我們都屬牛,在那個年代,一家三口同一個屬相,是一件很吉利的事情,也是因為這個緣故,最后才敲定了這個名字。”
人如其字,商如其名。憑借新鮮、時髦的購物形式以及良好的服務、安全可靠的商品,三牛自選商場營業第一年便實現了開門紅。
1995年,章海燕以安排中百公司下崗職工再就業為主的承包形式,租賃原中百公司門市部,并將“三牛”自選商場改名為“百貨公司自選商場”,經營面積400多平方米。此次承包創業,不僅拓展了規模,還引起了政府部門的關注和重視,章海燕也因此被人們稱之為“翱翔藍天,搏擊商潮的海燕”,并榮獲浙江省“巾幗創業帶頭人”、“商業勞動模范”等光榮稱號。
隨后在1998年至2004年間,百一超市進入穩步發展階段,并逐漸形成獨具百一特色的“開店買店”發展模式。在此期間,董事長章海燕以年承包費30萬元,安排45名下崗職工再就業的條件,接下了原蒼南縣糖酒公司,并投資近200萬元對店面進行裝修,“三牛”自選商場也正式改名為“百一自選商場”,寓意“百里挑一”。
對于“開店買店”的發展模式,章海燕坦言,百一會選擇這種模式,一定程度上要感謝當時“三牛”自選商場的房東,“因為生意紅火,房東要求我們把三年的房租一次性繳清,這在當時那個年代是不可能的事,當時,我就決定再開店一定要買下門店,不能讓辛辛苦苦做起來的企業因為房租這顆大石頭而停止前進。我心里認同的就是,你百一可以不做大企業,但一定要做好企業。”
“2005年,百一超市積極響應‘萬村放心店’工程,將超市開到了蒼南縣偏僻的農村以及山區,并先后在馬站、岱嶺、漁潦、沿浦、蒲城、昌禪、鳳陽等地山村、漁村開辦了10多家連鎖超市,規模隨之擴大到30多家。”章海燕告訴記者,企業要在不同的發展階段找到不同的發展重點,以“開店買店”模式為先導,逐步的拓展小門店,在快慢結合中實現穩定、有效的發展。
茶桌上喝出來的“坪效”
在這個被稱作“中國第一農民城”的龍港鎮,沒有股份、沒有擔保、完全靠自己一步步做起來的溫州百一究竟又有著怎樣的經營絕招,不斷實現業績的節節攀升呢?解開這個謎題,要從一張茶桌說起。
在百一總部我們看到了這張會產生“坪效”的茶桌,從外觀來看,除了供人喝茶之外它并沒有獨特之處。章海燕告訴記者,“為了安排好員工的住宿問題,夫妻兩人騰出了自家房子給員工住,自己則搬到了百一總部,日常吃住都在這里。白天的時候,員工遇到了什么問題、出了什么難題都會來我這張茶桌,大家邊喝茶邊討論這件事怎么解決、那件事怎么辦,什么時候想出了解決辦法,那好,你就可以走了,在這個過程中,員工是很高興的,有茶喝還能解決問題。我就告訴我的員工,我不天天開董事會,你們有什么問題那就來我這張茶桌好了。”
“有一次,百一在做‘特惠會員價活動’,當時負責這個項目的賈經理就來我這吃茶,問我這個活動怎么做才好,我說你不要急,邊吃茶邊聊,結果吃茶的工夫,思路就出來了,所以說,我這張桌子的利用率是很高的。”章海燕坦言。
而對于已經堅持3年之久、滿100元即送6個雞蛋的促銷點子,也是在這張茶桌上被提出的。
據章海燕介紹,百一超市從2010年10月份開始在大店推行“雞蛋促銷活動”,即購物滿100元就送6個雞蛋,一天的僅雞蛋的銷售量就在10噸左右,門店賣完了,物流中心立刻備貨再送到門店。“有時候,一個月光送雞蛋就送出去了20幾萬,我就覺得,小朋友到我們百一,他去開冰箱,‘媽媽,雞蛋沒了’,那這樣就會提醒媽媽,哦,我們該去百一拿免費雞蛋了,那怎么拿到免費雞蛋呢?紙巾沒了,洗發水沒了,醬油沒了,要湊夠100元錢才能拿到免費雞蛋啊。”
“不是這張桌子有多厲害,而是我們有一個好團隊,也許他們比不上職業經理人,但他們真的很忠誠,執行力也很強,領導交代過的事情,第一想法就是怎么去把它真正落地,很感謝員工們的努力付出。”章海燕說。
一對夫妻老板,一眾員工,一張茶桌,喝出來的卻是“四兩撥千斤”的營銷效益,著實讓人佩服。
一面高揚的文化旗幟
品讀百一的企業文化,更像是在飲一杯茶。一開始并看不出這茶的味道如何,只有在慢慢品嘗、斟酌之后,才會發現這茶是有故事的。
解讀百一故事之前,筆者更想介紹的是百一超市的董事長章海燕。這位已為人婦、為人母的商界女強人,褪去百一董事長的身份,她還擔負著當地人大代表、慈善會副會長的職責,也許正是源于此,百一的企業文化既有家的一面,也有社會責任感的一面。
說百一文化是“家”文化,并不是空穴來風。在參觀百一物流中心時,我們意外發現了百一員工食堂,簡潔、整齊、溫馨是這所食堂給我們的最深映象。“所有員工每天的午餐和晚餐都是從這里運出去的,而且全部免費,因為冬天天氣比較冷,有些門店又離的比較遠,考慮到食物保溫的問題,董事長就要求我們定制保溫箱盛飯,確保每一位員工都能吃到熱氣騰騰的飯菜。”百一副總章云告訴記者,我們現在有員工1300多名,算下來,一天光運盒飯就達2600多盒。
而在采訪章海燕時,她告訴我們,“在外人看來百一的員工就是1300名,但在百一人的概念里不是這樣的。1300名員工的背后都有一個家庭,可能是丈夫、妻子、孩子也可能是自己的爸爸媽媽,所以在百一算員工人數,一定要在1300的后面乘以3也就是將近4000人,因為他們也是我們的家人,是百一的一分子。”
從“小家”到“大家”,百一做的遠不止這些。為了解決員工的住宿問題,章海燕和石維國兩人騰出自家房子給員工住,并為夫妻員工準備夫妻宿舍;對于單職工,小孩上幼兒園的報銷一半的費用,雙職工則報銷全部費用,子女考上大學一本的職工家庭獎勵15000元,二本獎勵10000元,中專獎勵5000元;每年組織優秀員工及家庭旅游,為員工舉辦集體生日會。
石維國說,我曾向我的員工承諾,未來幾年,要讓百一員工的工資在溫州市區達到最高水平,要讓百一的員工活的更有尊嚴。溫州人有一點很好,那就是他們尊重知識、尊重有知識的人,而在百一,我們也了解到,夫妻兩人為了提高員工的知識面與素質修養,特意請了老師給大家做培訓,這樣的老板,又有哪個員工不愛呢?
同時,我們了解到,在百一,像“組織員工學習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號召員工無償獻血”、“慰問復員軍人、消防戰士”、“組織員工慈善捐款”等活動是家常便飯的事,而員工們也表示,會一如既往的支持公司的每一次善舉,更多為社會、為顧客做出自己應盡的職責。
百一的企業文化,小至家庭、大至社會,正如章海燕所說,為國家做貢獻,為企業求發展,為顧客盡服務,為職工謀福利,才是百一企業文化的精髓所在。
(來源:中國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