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購被越來越多人接受的今天,偏偏有為數不少的觸網商家從“虛擬”走向了“現實”,他們租賃實體店鋪,拓展線下市場,做起了“接地氣”的生意,究竟是什么樣的想法,讓他們逆勢而為呢?
“觸網”成為實體培育期
“今年計劃將線下實體專柜突破200家,在全國零售市場多點布局。”奧茲女裝品牌負責人周巍說,從去年開始,這個在線上起家的女裝品牌全線發力實體市場,短短一年時間,與萬達集團旗下的百貨賣場合作,在全國布下近百個門店和專柜,實現內貿市場與外貿市場的無縫對接。
傳統的想法是用網絡為實體拓寬銷售渠道,而如今不少商家開始逆向思維,讓網上市場成為實體門店的“試驗田”。“從時下全商‘觸電’的情況來看,開網店的競爭也是非常激烈的,對于那些市場潛力較大、客源穩定的商品來說,完全可以從網上做到網下。”寧波晶天新材料有限公司生產高端陶瓷刀具,試水網絡銷售后,董事長郭天力依然決定投身實體市場,產品的實體經營第一炮將在春節前夕打響。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不少論壇、電商平臺的本地網店都開設了實體店。比如位于新城區天靜巷的阿紫私家蛋糕定制店,一開始依靠的是微博、微信上的營銷,如今已經在實體市場開設了三家門店。新城區還有一些服裝賣家在經過一兩年的網店經營積累后,開起了一家又一家時尚小店。位于城南商務大廈的韓國服飾代購店老板“晴寶貝”分析說,對于食品、服裝等商品,實體店往往比網店要具優勢,大部分客戶希望能夠通過比較直觀的方式來購買。
“兩條腿”走路優勢明顯
事實上,眼下電商走向實體專賣的趨勢日漸突出,比如聚美優品、京東商城、夢芭莎、麥考林、蘭繆等知名電商和網絡品牌,都已鋪設實體店。
“雖然已經成功開設專賣店,但從整體發展考慮,并不會關閉網絡店鋪,今后應該是線上線下兩條腿走路。”根據周巍分析,電商紛紛“接地氣”,主要原因在于大部分消費者更喜歡擁有實體店鋪體驗的網絡購物模式。
網絡店鋪和實體店并存的優勢在于,能讓消費者與店鋪進行直接接觸,提升客戶的滿意度,同時實體店的體驗也可提升網絡銷售業績。因此,不少店鋪在“接地氣”以后,反而更加注重網絡店鋪的營銷服務工作。如“奧茲女裝”開設了實體專柜后,線上商品也同時推出了免費限時試穿活動。
寧波工程學院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科主任楊健博士認為,通過實體店的開設,能提升本土用戶的體驗感,塑造企業形象,但需注意的是,實體市場的培育必須找準定位,才能更好促進網絡銷售。
(來源: 鄞州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