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經理是山東某縣級市場的一名經銷商,原來一直經銷方便面和啤酒品牌。經過多年的積累,公司有業務員6名,送貨車4輛,當地有10個分銷商與王經理合作,另外有近2000家終端網點銷售其所代理的方便面和啤酒產品。
近年來,隨著食品行業競爭的加劇,以及人員、車輛等費用的逐年增加,導致公司的營銷成本趨增,利潤逐年下降。為了提高公司的盈利水平,考慮到和目前所經營產品網絡的關聯性,王經理在2012年春季糖酒會時相中了一款東北的低端白酒產品。
當時看到該產品的瓶型和酒水還不錯,并且在招商時提出了很多給予經銷商的支持和優厚政策。于是王經理在糖酒會后和企業的招商人員經過幾次簡單的接觸后,就代理了該產品。剛開始合作時,結合自己多年來積累的分銷商和終端網絡加上企業的支持,鋪市活動開展得比較順利。但是等到產品鋪下去后卻遲遲不動銷,等到王經理和企業溝通如何解決產品動銷問題時,企業卻顯得不怎么熱心,原來的承諾遲遲不能兌現,隨著矛盾不斷升級,最終王經理和該企業不歡而散。
但是王經理代理白酒的初衷始終沒有改變,2013年春季王經理又來到糖酒會上,有了上次的經驗教訓,王經理這次比較謹慎。通過在糖酒會上兩天的觀察和了解,最終對一個外省二線名酒B企業的中低檔產品和山東本省的A企業的產品比較感興趣,希望會后能對企業多做了解。糖酒會后不長時間,兩家企業的銷售人員分別找到了王經理洽談合作事宜。
B企業的招商洽談過程
B企業作為全國二線名酒品牌,2013年新研發的中低端白酒產品開始在山東市場招商。B企業的招商人員是一個在企業工作多年的老銷售員,他在渠道拓展和市場招商上有著固定的思維,靠過硬的強勢思路來開發新品客戶和拓展市場。
B企業的銷售人員在談話過程中要求王經理,如果做該產品的經銷商,首款必須20萬元,5個單品必須全品項運作,同時派出3個業務員和2輛送貨車輛專人專車運作他們的產品。因為B企業的老產品在山東市場有一定的影響力,所以該銷售人員希望開發“大戶”壓貨,高回款。企圖前期造成良好的開端,為后期市場回款做好鋪墊。
在實際談判過程中,王經理考慮到雖然該企業的老產品在當地市場有一定的影響力,但新產品市場反應仍是個未知數。雖說代理B產品,企業前期有很大的支持力度和后期完成任務有不菲的年終獎勵,但售后服務很難保證,加上目前當地市場競爭激烈,新品進店困難,品牌更新較快,資金運作緊張等因素,雖然看起來很美,但最終結果如何還存有疑慮。
于是王經理站在自己的角度考慮,為了降低經營風險,希望企業降低首款發貨量并且把年終獎勵變成過程獎勵,若產品鋪市后動銷好,下次再多進貨文章來源華夏酒報。但是該企業的銷售人員為了樹立自己的威信和品牌影響力,一口回絕了,于是王經理沒有果斷決策,只是告訴該銷售人員再考慮考慮。
A企業的招商談判過程
A企業的銷售人員糖酒會后沒有直接去拜訪王經理,而是派出3名銷售人員對王經理所在市場進行了一周的調查,然后銷售人員帶著市場調查報告去拜訪王經理。見面后,銷售人員并沒有吹噓自己的企業和產品怎么好,而是把當地的市場調查報告提交給王經理一份。市場調查報告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當地市場的宏觀環境分析:人口分析:包括人口數量分析、人口結構分析和人口分布分析等;經濟分析:包括人均收入、消費、產業結構、經濟增長率、貨幣供應量、政府支出等因素;文化分析:包括社會結構、風俗習慣、信仰和價值觀念、行為規范、生活方式、消費習慣、文化傳統、人口規模與地理分布等等。
當地市場的微觀環境分析:
競品價格分析:包括主要競品的經銷商價格、分銷商價格、終端價格以及渠道成員的利潤率分析等;
競品包裝分析:包括競品的規格、容量、度數、包材顏色、包材材質等;
競品的推廣方式分析:包括競品上市初期應采取哪些鋪市方式和方法,拿出多大的力度。在產品成長期采取了哪些促銷增加渠道推力,以及采取了哪些形
式和方法拉動產品動銷等;
競品的傳播方式分析:競品都采取的哪些傳播方式,如:電視廣告、公交車體、戶外高炮、報紙硬廣和軟文店招和其它終端生動化等;
競品的渠道結構分析:包括當地有多少分銷商、名煙名酒店、AB類酒店、CD類酒店、商超以及競品在這些渠道的表現;
企業環境的SWOT分析:結合當地市場的宏觀和微觀環境,結合企業的現狀分析自身的優勢與劣勢,以及面臨的機遇與存在的問題。
王經理認真看完A企業銷售人員做的市場調查報告后,對該企業和銷售人員有了好感,接下來的溝通變得非常順利。企業銷售人員又和王經理講解了企業的規模、實力、企業文化、運作模式等,以及企業樣板市場的運作情況等,并誠懇地邀請王經理去企業以及樣板市場參觀考察。
一周后,王經理再次接到A企業銷售人員打來的電話,邀請王經理去樣板市場和企業參觀考察。在企業的樣板市場,王經理聽取了和企業合作2年的同行李經理講述了和A企業合作過程中的點點滴滴,包括李經理和企業合作的經歷和經營業績,用具體的數字說明產品給自己帶來的利益,以及企業派駐的協銷人員的工作作風等等。為了謹慎起見,王經理還自己開車到李經理所在市場的終端店進行了現場實地驗證,通過市場走訪更加使得王經理對A企業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接下來,又對A企業的窖池、酒庫、灌裝車間等進行了參觀,在參觀過程中,給王經理印象最深的是企業員工的素質和工作作風以及嚴格的管理模式。參觀完企業,在企業的會議室銷售人員又遞交給王經理一份他所在市場的當年市場運作計劃書。計劃書的內容主要包括:
1、產品及價格策略:結合市場調查報告,詳細闡述了王經理所在市場應該經銷的幾款產品,每款產品的價格體系、經銷商的利潤空間、產品的調換貨等;
2、渠道運作策略:針對不同的產品應該怎么分渠道運作,每個渠道的具體運作策略以及針對不同的渠道運作過程中企業提供哪些支持等;
3、傳播與推廣策略:詳細闡述了市場運作的不同階段企業采取哪些宣傳形式、宣傳物料以及公關活動對品牌進行傳播,另外針對渠道成員和消費采取哪些促銷品和禮品進行推廣;
4、協銷策略:企業派駐市場的銷售人員具體要協助經銷商做哪些工作,企業如何管理這些協銷人員等。
王經理看完這份《市場運作計劃書》后,更堅定了和企業合作的信心,于是現場就與企業簽訂了當年的經銷合同。
一段時間后,B企業的銷售人員再次拜訪王經理時,王經理告訴他已經和A企業合作了。B企業的銷售人員非常不解,明明自己的產品無論從企業規模和實力,還是品牌的知名度方面,都比A企業強,為什么王經理還是選擇了A企業呢?
其實,很多企業的招商人員還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按照固定的模式在招商,而他們沒有真正去了解經銷商是怎么想的,自己到底失敗在哪里。在招商過程中,企業只有滿足了目標經銷商的現實需求,換位思考,找到利益的平衡點,招商才會有針對性,才會真正地吊足經銷商的胃口,從而為招商工作錦上添花,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該帖于 2014/3/26 16:22: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