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已臨近初夏,但對于來自馬來西亞的零售巨頭百盛集團而言,寒冬卻仍未結束。根據百盛集團今年2月發布的2013年財務報告顯示,其稅前利潤下跌近六成,來自市場的巨大壓力逼迫著這位巨頭不得不重新審視市場定位與營銷策略,對旗下門店進行整改:北京百盛購物中心復興門店的調整于去年年底就已悄然拉開,而上海百盛購物中心淮海路店更是想出了只針對受邀的VIP客戶進行定向銷售的策略。這些措施能否幫助百盛集團這頭“困獸”擺脫困境,相關專家表示還有待市場考驗。
圖一:百盛購物中心復興門店電梯內的樓層信息還未更換,“羊絨區”還在5層。
圖二:女裝區已進行調整,盡頭邊廳已改為“精品羊絨區”。
圖三:5層調整后的女裝品牌。
圖四:北樓10層餐飲品牌已入駐,但未正式營業
財報:上市9年交最差成績單
2013年,百盛集團上市8年來首度在中國市場出現凈利潤下滑。去年4月,百盛集團公布公司非執行董事及主席鐘廷森,自5月31日起將調任為公司執行董事及主席。作為將百盛集團引入中國市場的負責人,鐘廷森的再度出手,被業界看作是推動百盛集團再次發力的信號。
對于鐘廷森重新掌權后的發展,業界當時普遍持謹慎樂觀態度。然而,2013年無疑是百盛集團在零售業拼殺多年以來所歷經的最冷冬天,鐘廷森也未能力挽狂瀾。
今年2月,百盛集團公布2013年財務報告,相關數據顯示,百勝集團銷售總額為174.81億元,同比增長4.3%。除銷售額略有上升外,百盛集團其他主要業績均出現下滑。其中,同店銷售額下降1.8%,同店經營利潤下滑15.1%,其整體商品毛利率下跌0.7%至17.5%,經營利潤下跌49.7%至5.43億元,備受人們關注的凈利潤更是下滑了58.4%至3.54億元。
“成績”大跌近六成的消息公布后,百盛集團行政總裁陳漢民宣布3月1日起卸任CEO一職,對外公布的請辭原因為“希望分配更多時間予家人”。最終,陳漢民調任百勝集團非執行董事。馬來西亞零售巨頭百盛集團在上市9年后,交出了在華最差答卷。
轉變:京滬兩地同啟“自救”模式
上海百盛購物中心淮海路店從3月21日起正式推出只針對VIP客戶的“貴賓專場”,只有手持邀請函或者相關貴賓卡的會員才被允許入內,這也是上海地區首次出現只接待VIP會員的商場。嘗試推出這種在業內稱為“閉店銷售”營銷方式,相關人士認為是百盛集團已啟動“自救”模式。
與上海進行別開生面的營銷模式不同的是,北京百盛購物中心復興門店采取的策略是目前大多數購物中心都在走的一條路:加大餐飲比例,靠美食來留住顧客。早在今年2月財務報告公布前,復興門店便已開始進行內部調整,稱其店內將引入3000平方米面積的餐飲區。然而,北京晨報記者本周在百盛購物中心復興門店探店時發現,位于北樓10層的餐飲區仍在裝修,尚未投入使用。
在走訪過程中,北京晨報記者還觀察到,原本位于百盛購物中心復興門店5層的羊絨區已被整體遷至2層女裝區內,形成“精品羊絨區”,相關羊絨品牌專柜導購向記者表示,這是公司制定的調整策略。“原來這個地方都是女裝,現在有的牌子調到別的地方去了,有的撤柜了。”雖然電梯內的樓層指示還未更換,不過原來5層羊絨區的位置,現已被Mo&Co.等時尚女裝品牌占據。目前,百盛購物中心復興門店內很多專柜區域被設置為促銷、出清活動場地,相信其調整的節奏還將繼續。
專家:改變能否突破困境待觀察
作為百盛集團在中國經營有方的上海淮海路店,日前剛開始實行的“閉店銷售”引起了不少業內人士的關注。上海市商業信息中心首席研究員齊曉齋在接受上海媒體采訪時表示:閉店銷售的商場給出的是“黃金時段”,有一定的風險。“百貨商場上午10點開門,到晚上6點,營業額只能做到總營業額的一半。”齊曉齋認為,如果全部接待VIP顧客的話,可能會對普通消費者產生影響。一般消費者被拒之門外,會降低對這個店的好感度。
談及百盛集團的轉變,北京暉邑零售商管理咨詢公司首席咨詢師劉暉曾表示,北京地區百盛購物中心門店的定位為時尚類百貨,在去年整體商業疲軟的大勢下,這一業態業績下滑得最厲害。
在百盛集團提交“最差成績單”之后,不少業內人士表示百盛集團應提早“觸網”。北京工商大學教授洪濤在接受北京晨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線上、線下的整合是傳統百貨店“觸網”成功的秘訣,然而時下更多的百貨店還在探索的過程中。
雖然已有銀泰百貨、王府井百貨聯姻網商后股票紛紛漲停的成功先例在前,但劉暉也表示,關于如何更好地利用O2O模式完成轉型,百貨業還沒找到“門兒”,還沒有看到曙光。
(北京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