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超市如何跨過品牌門檻 批銷模式提利潤 前不久,中國郵政和美國地平線合力打造的百全超市將在河南開出500家直營店,并準備進一步向其他省份推廣。這意味著現代零售渠道開始將農村市場作為新的掘金點。而作為商務部“萬村千鄉”工程中為數不多、經營成功的鄉村超市,福蘭德的網點已經完成了對通州農村的全覆蓋。看似品牌意識不強、消費意愿低的農村消費市場里,超市如何生存?
培育農戶品牌意識
農村的消費意愿和消費能力處于什么樣的水平?
尼爾森的調查顯示,農村消費者信心指數一直處于高位。去年二季度,農村消費者信心指數達到113點,僅低于一線城市指數一個點。一些在城市中暢銷卻尚未滲透到農村市場的快速消費品,將有望迎來最顯著的增長契機。
2013年全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8896元,比上年增長12.4%。尼爾森據此認為,中國農村的消費者將在經濟轉型過程中起到更重要的作用,并為生產商和零售商創造大約5000億美元的新興消費市場。
在這樣的基礎上,培育農村居民的品牌意識,從而接納現代連鎖超市并非是難事。百全超市前不久宣布將利用郵政網點在河南的鄉村市場開設直營店,河南省郵政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鄉村假冒偽劣商品較多,隨著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正規大型零售企業進入農村是大勢所趨。言外之意,農村居民對品牌商品的認可度正在提高。
“我們不只是開店,也會普及食品知識,越來越多的村民都有了品牌意識。過去醬油都是散打的,現在他們就會認為瓶裝的、有牌子的才是好的。農村老百姓會傾向于便宜的商品,連鎖超市在提供便宜商品的同時還能保障質量,在農村會越來越有市場。”福蘭德連鎖超市總經理韓麗說。
降人力租金成本
對于那些早年間在城市跑馬圈地的零售商來說,如今高漲的人力和租金成本已成為企業利潤的拖油瓶。相比之下,農村市場的成本會相對低一些。
“農村鄉鎮市場的超市門店具有租金低廉、人工費低、簡單裝潢、盜損較少等特點,而且相較于城市市場可以較少配置生鮮商品,整體的毛利潤率較高,增長速度較快。”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副教授、流通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強說。
百全超市和福蘭德超市最早都是通過“收編”夫妻雜貨店完成了網點的迅速布局,這顯然要比開直營店來的成本更低。
王強認為,在較為發達的鄉鎮開設2000平方米的直營店作為標桿,在下面的行政村開設50平方米左右的加盟店,這些加盟店吸收傳統的鄉村夫妻店經營靈活,可以長時間營業。同時對其進行統一經營模式的改造,形成小網點、大網絡的連鎖體系。
“從鎮上2000平方米的店面到村里80平方米的店,福蘭德對通州農村實現了全覆蓋,即使是距通州城區70公里的偏僻農村,我們也開了店。”韓麗說。
批銷模式提利潤
一方面,農村連鎖超市通過加盟店來分攤成本,另一方面又通過為門店配貨的“批發商”身份增加盈利空間。
過去,百全超市通過批銷的方式開展加盟業務,即將商品批銷給鄉鎮的小超市或夫妻店,當這些小店的商品購買量達到一定規模時就可以掛上“百全超市”的牌子。百全超市方面則會對加盟店提供配送服務和店面管理指導。
福蘭德超市對旗下門店的統一配送率則達到了70%,去年配送額達到4億多元。在業界看來,統一配送一方面對門店來說有價格優勢,另一方面還能比做零售更有利潤空間。“批銷模式賺的是商品差價,這部分的利潤是在定價時就已經考慮到的,可以保證賺到。但到了零售商那里,有時迫于對手的低價策略不得不壓低售價,在各種費用的擠壓下,商品銷售帶來的利潤并不多。”
(北京商報 記者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