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O2O探索,傳統百貨還在摸著石頭過河。艾瑞最新發布的《2014年中國傳統百貨O2O市場及用戶研究報告》顯示,去年中國連鎖百貨線上交易額占整體交易額的1.1%,占整體網購市場交易規模的0.2%。雖然傳統百貨已達成轉型共識,也在不斷加大線上渠道投入與推廣,但線上渠道規模化發展仍需時日。艾瑞方面預計,未來1-3年連鎖百貨官網商城在B2C市場中份額仍將停留在0.5%左右,不會有較大變化。
O2O方興未艾,但從市場情況來看,傳統百貨業的探索熱情已經減弱。今年初,王府井百貨、天虹百貨等與電商巨頭進行了聯姻,半年時間過去,雙線互動雖然還在持續,但已鮮有大規模的落地活動。艾瑞調研顯示,傳統百貨商場通過自建官方購物網站、入駐第三方電商平臺和WiFi環境搭建以及App營銷進行O2O市場渠道布局。不過,從數據反饋情況表明,傳統百貨業O2O市場發展現狀并不樂觀。
其實,從2001年開始就已有知名傳統百貨開始拓展線上購物網站。西單商場上線了igo5網站,該網站也經歷了從自營到聯營的模式轉換。隨后的幾年,當代商城、上品折扣、銀泰商業、天虹網上商城、新百購、廣百薈、北京城鄉網上商城、百盛網、王府井百貨網上商城等先后上線。艾瑞方面認為,在O2O模式探索中,傳統百貨未有太多起色源于其一直局限在大品類管理層面的零售商身份上。
艾瑞方面建議,傳統百貨企業可通過商品基本屬性和價格帶分布,分析商場顧客在商品屬性上的偏好,而不僅僅是品牌消費偏好。以此凸顯真正的零售商身份,不只是“二房東”角色。單品管理模式下供應商也將受益,供應商可以獲得百貨公司關于顧客消費偏好、商品庫存結構的分析報告,以此制定訂貨數量,減小庫存積壓風險。
相比國內,國際市場的傳統零售起步更早,模式也已經過幾輪更迭走上成熟階段。在美國此前的Top20在線零售商排名中,僅有四家為純電商企業,其余17家均為傳統企業。史泰博網絡銷售占集團銷售總額比例高達42.4%。希爾斯和梅西百貨網銷占比接近10%。美國零售企業的線上成績表明,傳統零售企業開展網上業務并非不能成功。
(北京商報 記者 劉宇)